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衣

(2022-11-13 07:14:18)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从类人猿进化到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着诸多因素发生了作用,其中,穿上衣服,遮蔽裸露的身体,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以致于,人类脱却了浓厚的毛发,衣覆全身,能够遮风避雨,抵御酷暑严寒,这一切都为人类的进化奠定了无与伦比的基础。从此,人类改换了面貌,成为衣冠楚楚、穿戴整齐的现代人。

人类的衣服中,其中包括了冬衣。冬衣,乃人类冬天穿着的、用来御寒的服装。也可以叫作冬装、寒衣。如:棉衣、棉裤等。棉衣之中包括了羽绒服、呢、皮、棉大衣、棉袄等。

古代中国有一个节日叫作寒衣节。寒衣节为农历十月一日,此时大约在公历十一月初中旬。正是深秋初冬时节。古时,寒衣节这一天举家进行祭扫,纪念往生的亲人,也谓之送寒衣。中华民族是一个感恩的民族,崇尚祭祖,寒衣节,意谓着不忘祭奠故去的亲人,关心或送寒衣给健在的亲人。

冬衣

冬衣,是有出处的,历史颇为悠久。《后汉书.桓帝纪》:“八月庚子,诏减虎贲、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与冬衣;其公卿以下给冬衣之半。”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秋霁》,有诗句曰:“冬衣殊未制,夏衣行将绽。”北宋宰相丁谓《丁晋公谈录》,有文曰:“无了期,无了期,春衣纔了又冬衣。”(纔,读音与才同。意思,一是,方、始、刚刚。二是,仅、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下即命小童进去,速封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现代文学杂志《当代》1983年第1期:“山坳、阴坡、屋脊已经积有白雪,一早一晚,街头行人多半穿上冬衣,年岁大的已披上皮裘。”

唐代诗人许浑《塞下曲》,诗曰:“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唐代诗人刘长卿《馀干旅舍》,诗曰:“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唐代诗人韦应物《郡斋卧病绝句》,诗曰:“香炉宿火灭,兰灯宵影微。秋斋独卧病,谁与覆寒衣。”南宋大诗人陆游《塞上曲》,诗曰:“将军许国不怀归,又见桑乾木叶飞。要识君王念征戌,新秋已报赐冬衣。”南宋诗人刘克庄《初冬》,诗曰:“晴窗蚤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元代诗人姚燧《凭拦人.寄征衣》,诗曰:“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南乡子.捣衣》,词曰:“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楼更断肠。”清代诗人蒋士铨《岁暮到家》,诗曰:“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清代诗人蒋葆元《客中秋雨接家书寒衣二首.其一》,诗曰:“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这些诗词中,除了一首没有出现寒衣二字,其他七首都有寒衣二字。即使没有出现寒衣二字的诗中,也有“衣”与“寒”字,意蕴与寒衣完全一致。

人生不易,愿有人与您立黄昏,有人问您粥可温,有人与您覆寒衣,有人与您共良宵。这才是冬衣时节,最为温馨深沉的感受。

2022111215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笋
后一篇:学会欣赏他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