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鬓

(2022-11-05 20:31:57)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人的鬓发,可用的前缀词相当多,譬如单字前缀:云鬓、发鬓、潘鬓、蝉鬓、霜鬓、玄鬓、青鬓、衰鬓、斑鬓、绿鬓、年鬓、水鬓、鬟鬓、蓬鬓、华鬓、容鬓、雾鬓、须鬓、玉鬓、髯鬓、颜鬓、髻鬓、翠鬓、烟鬓、楚鬓、鸦鬓、乌鬓、鹤鬓、鹄鬓、愁鬓、素鬓、轻鬓、宫鬓、漆鬓、鬋鬓等。

譬如四字成语:耳鬓厮磨、雾鬓风鬟、两鬓如霜、绿鬓红颜、绿鬓朱颜、雾鬓云鬟、雪鬓霜鬟、雨鬓风鬟、衣香鬓影、颜丹鬓绿、潘郎鬓丝、钗横鬓乱、安仁鬓秋、沈腰潘鬓、风鬟雨鬓、风鬟雾鬓、烟鬟雾鬓、晕眉约鬓、楚腰卫鬓、云鬟雾鬓、霜鬟雪鬓、撏毛捣鬓等。

然而,使用季节作为前缀,或组合为成语的却非常少见,而这次写作带鬓的文字时,却让我找到了,这就是秋鬓。秋鬓,即苍白的头发。秋,指白了;鬓,指头发。

秋鬓

历朝历代的诗人词客都喜欢采用秋鬓,用来表达自己惆怅和忧郁的心境。隋代诗人尹式《别宋常侍》,诗曰:“秋鬓含霜白,衰颜依酒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闻行简恩赐章服喜成长句寄之》,诗曰:“大抵着绯宜老大,莫嫌秋鬓数茎霜。”白居易《座中戏呈诸少年》,诗曰:“衰容禁得无多酒,秋鬓新添几许霜。”白居易《酬皇甫庶子见寄》,诗曰:“春坊潇洒优闲地,秋鬓苍浪老大时。”略查白居易诗作,找到采用秋鬓的诗句,就有了三首。中唐诗人刘禹锡《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曰:“攲枕昼眠静,折巾秋鬓悚。”北宋词人贺铸《楼下柳.天香》词曰:“秋鬓重来淮上,几换新蟾。”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减字木兰花.寄五羊钟子洪》,词曰:“天出狂客,醉里不知秋鬓白。应接风光,忆在江亭醉几场。”南宋诗人、词人刘克庄诗作《次韵王元度二诗》,诗曰:“留落而今两鬓秋,暮年出处愧前修。敢云余补韩公处,极喜君来谢客州。奇甚宝镡腾紫气,清于玉瓒荐黄流。后生不作先贤远,便合相推出一头。”这首诗里,作者采用了“两鬓秋”的表述,充溢着沧桑悲凉的意谓在其內。元代诗人李存《昔年》,诗曰:“云鸿不飞音信断,宝镜尘昏秋鬓乱。”当代作家蔡越涛词作《望江南.重阳酒》,词曰:“重阳酒,醉个鬓上秋。东君不识空庭冷,残照花溪枉自流。独酌上眉头。 朱颜瘦,深杯犹哽喉。雁断霜凝萧瑟处,亦无清欢亦无愁。莫再叹悲忧。”这首词里,作者没有直白地采用秋鬓二字,而是幻变地使用了“鬓上秋”别有一番风味在词中。

余文,将着重学析一下唐初大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诗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中的“鬓毛”原来指的是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人的两鬓因年纪大了而发白、苍白,却不会稀疏脱落。拘泥于“鬓毛”的原义,有人往往会把“衰”误解为发白、苍白。其实“衰”字本身并没有这层意思。“鬓毛”可以泛指头发。诗中不直接用“毛发”、“头发”,是由于绝句的格律限制,这里的用字需要“仄平”声,而“毛发”是“平仄”声,“鬓毛”正好是“仄平”声,遂用上了。

这首诗中的“鬓毛衰”的“衰”读音平声cui(催),不读平声“shuai(摔)。在这里,“衰”是疏落的意思。读平声shuai的“衰”,表示衰退、衰老、衰弱、衰亡等意思。读平声cui音的“衰”表示减少、稀疏、疏落等意思。例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就是说“每天饮食没有减少吧?”古汉语常用词“衰(cui)”相当于“差(ci)”,“衰”具有等级次第的含义,由依次递减引申而来。后来有人把“鬓毛衰”的“衰”,解作发白、色白,这是没有根据的,这一误解与对“鬓毛”的释读有关。

在我的记忆之中,第一次与鬓相见,是在读白居易《卖炭翁》的开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时,那里面有个鬓,从此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如今,我已经垂垂老矣,两鬓苍苍,颅发稀疏,虽然,没有如卖炭翁那样的劳苦之作,黧黑之色,但是,毕竟年逾七旬,过了古稀之年,是秋后的蚂蚱,没有多少年可以蹦跶了,只能是随遇而安,随波逐流,氽到哪里是哪里了。

2022115153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