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

标签:
文化 |
文/朱成坠
缤纷斑斓的秋色,蕴藏着深沉澄洁的秋心。每一个人,逢到秋日,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视野和心境,且,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大声呼喊,秋天,我倾全身心歆羡你。有的人,轻声细吟,秋天,我用新曲讴歌你。秋心啊,秋心啊!你蕴存众人的挚诚,你负有拥趸的寄望。
说到秋心,真的不必绕弯子,兜圈子,不必说得那么虚幻,那么玄妙,简而言之,秋心,即秋日的心绪。古人多指因秋来而引起的悲愁心情,今人除了悲秋的成分之外,还有咏秋的吟诵。实际上,即使在大唐一朝,也有中唐著名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二首》其一中,引吭吟诵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刘禹锡的心里,秋天的美好要远远地胜过春天,晴空万里,一鹤凌云,以致于引得自己的诗情飞上了云霄。这首豪情万丈、气势澎湃的咏秋诗,还是刘禹锡在被贬任朗州司马(今湖南省常德市)时写下的,刘禹锡从高堂之高,到江湖之渺,仕途上的坎坷,政治上的失意,并没有令他心生彷徨和颓废。
这首诗,明净、高远,韵致雄浑,意境开阔。在刘禹锡的笔下,诗情画意的秋天是如此地美好,没有一点秋的寂寥和萧瑟。诗人的旷达和爽朗,让整首诗的意境顿显昂扬向上,充满了踔厉奋发的力量,犹如一首非同凡响的秋之赞歌。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也把春季和秋季比拟成两种不同立场的人,春季是轻浮的,就如朝廷中那些阿谀逢迎的权贵小人,而秋季却是端庄素雅的君子,一如屡遭贬谪的诗人自己,高洁纯正,初心不改。这里所说的初心,笔者以为就是秋心,而这种秋心在那种逆境之中,却又是显得多么珍贵,多么高尚。
清代文学家龚自珍撰有组诗《秋心三首》,其一诗曰:“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其二诗曰:“忽筮一官来阙下,众中俯仰不材身。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天问有灵难置对,阴符无效勿虚陈。晓来客籍差夸富,无数湘南剑外民。”其三诗曰:“我所思兮在何所,胸中灵气欲成云。槎通碧汉无多路,土蚀寒花又此坟。某水某山埋姓氏,一钗一佩断知闻。起看历历楼台外,窈窕秋星或是君。”
这三首诗的主旨是在为亡友招魂,亦是自伤潦倒,写出了幻灭和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了对亡友的思念。龚自珍的《秋心三首》作于清宣宗道光六年(1826年),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之时。这组诗即在异常的凄哀落寞中写就,为自悼身世之作。这里的秋心,充满了苍凉萧瑟之心情。伟人毛泽东主席曾经引用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秋心,与秋而来,与秋而去,秋在众人的心目之中,产生的影响和印象,各有各的不同感受,各有各的不同心绪。作为处于退养之中的老者而言,不愁吃喝,不虑穿着,生活得自由自在,悠哉悠哉,真可谓身在福中,心在乐中,我们确实应该倍加珍惜之,维护之。
2022年10月31日7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