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丽娃河畔月满时
丽娃河畔月满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011
  • 关注人气: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山

(2022-10-18 16:00:07)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诚如北宋画家郭熙在《山川训》中说的那样:“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作为一家之言,确实自有其道理,外人不必置喙诽议。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秋夜独坐怀故山》,诗曰:“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生活,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不得不重新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作者对隐居山野的向往之情。诗中用了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例,辩白和解说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贴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安时曾经作过一首五言古诗《秋山》,诗曰:“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山秋云物冷,称我清羸颜。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这首诗大约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前后作于长安。说的是,人生苦短,心系潜在之忧患,忧国忧民之心常在。又表明身处官场,忙忙碌碌,无一日闲空。诗人惜时感世,颇有大干一番事业之志向,足见诗人的胸襟与抱负。

秋山

唐代诗佛王维《归嵩山作》,诗曰:“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见景色,抒发了作者恬静淡泊、闲适自得之性趣,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 至暮知还。颈联写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尾联写嵩山之高,点明作者的归隐地点和归隐宗旨。全诗质朴清新,自然天成,尤其是中间两联,移情于物,寄情于景,意象疏朗,感情浓郁,诗人随意写来,却不见斧凿之迹,得精巧蕴藉之妙。

唐代诗人张籍也作过一首七言绝句《秋山》,诗曰:“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此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不见云,也没有风,作者坐在溪边,看着月亮从一重一重的松山后面慢慢地升上了天空。居住的茅草屋门敞开着,里面的石床静静的无人安睡。夜深露重,渐渐地凝成了水滴,滴在树叶上。这首诗主要描写诗人在深秋的夜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溪头望月,心旷神怡,享受着人生的安宁,神志清新,平静愉悦,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经写作《秋山二首》,其一诗曰:“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其二诗曰:“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时各自一番新。西风尽有东风手,柿叶枫林别样春。”这两首诗用的是拟人手法,将深秋山景描绘得幽默有趣。虽然没有直接描写深秋山间的红叶,但,细细想来,却把深秋之际,漫山红遍,层林浸染的景色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现时,正是秋游的大好时节,秋山乃出游的最佳去处之一。枫红杏黄,菊白桂香,天高云淡,风轻鸢飞,在无碍于疫情影响和控制的情况下,迈开双脚,走向自然,踏遍秋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真正好!

20221018150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夕
后一篇:秋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