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夕

(2022-10-18 13:09:16)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所谓秋夕,古时,指的并不是秋夜,而是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中秋节曾经被古人称之为“秋夕”。

秋夕也曾被古人指谓秋天的晚上,如晚唐诗人杜牧就有一首诗,名为《秋夕》,就含有这种意思。经过时代的演变,中国人已经把秋夕这一天正式改称为中秋节了。而,朝鲜半岛那里,秋夕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他们至今仍然把中秋节称之为“秋夕”。在朝鲜半岛那里过秋夕,甚至比过春节更加隆重和热闹。而在现代中国,秋夕则还原为秋天的夜晚了。

杜牧的《秋夕》,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宫怨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遥想他们之间缠绵的爱情故事,不时地扇扑流萤,排遣心中的寂寞,反映了宫廷女子的凄苦命运,表现了宫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郁闷心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有一首五言绝句《秋夕》,诗曰:“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这首诗说的是,夜风拂过,树叶纷纷下落,好似雨声闯入耳中,皎洁的月光恰如清霜铺满大地。正当夜深人静之时,打算独自睡去,不禁感慨有谁愿意来为我拭去床上的尘埃。诗中描写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独心理,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与极度思乡的情绪。

秋夕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曾写有两首七言绝句《秋夕》,其一诗曰:“浴罢纱巾出草堂,一枝瘦杖倚桄榔。蝉鸣古柳声相续,月入幽扉影正方。频约僧棋秋渐健,稍增书课夜初长。亦知桑落宜篘酒,太息何时办一觞。”这首诗的大意是,沐浴之后,披着纱巾,走出草堂,一根细长的拐杖倚靠在桄榔树旁。古老的柳树上的蝉鸣声连续不断,月色正好,幽影返照在屏风上。频频地邀约僧人弈棋,稍稍增加点夜间的课程,觉得夜更加长了。如果知道桑果可以滤酒,叹息何时能够举办一场盛宴。

其二诗曰:“羁魂虚仗些词招,病骨那禁积毁消。乱叶打窗寒有信,昏灯照幔梦无聊。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百感忽生推枕起,碧霄银汉正迢迢。”这首诗的大意是,灵魂被羁绊,仅仅凭仗一些虚词假招,病身那里能够禁止和消除不断的毁谤。飘摇的树叶胡乱地打着窗户,寒意准时地来到了。昏暗的灯光照在帷幔上,就是做梦也觉得无聊。栈桥边的老马雄心空在,焚烧后残留的桐木大都烤焦了,百感忽然生出,急忙推开枕头起床,瞧见碧空上的银河正在迢迢的前方。

陆游还创作过两首《秋夕》,第一首曰:“西山樵路隔重云,溪水微风起谷纹。暑退忽惊秋渐晚,夜长已与昼中分。菰蒋入馔浑家喜,碪矸催寒并舍闻。新作篝灯学僧样,与儿同策读书勋。”这首诗的大意是,西山的砍柴路上,隔着耸入云霄的重重山峰,微风吹皱了小溪水面,起了谷纹。暑气退后,忽然惊觉傍晚时分秋意渐凉,夜已经长了,与白天的时间大致等分了。菰叶做成的佳肴,全家人大喜。洗衣用的砧声阵阵响起,催促出清冷的寒意,连的屋舍里也能听得到打衣声。新近,学着僧人的做法,编制竹灯,并与儿子一起读书,争取功名。

第二首曰:“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读书求学虽然还很浅薄,初心岂敢妄自菲薄。飘零在外都是为了功名利禄,克服了重重的艰难险阻,才获得了一定的诗名和财富。回忆往事,特别悲伤身上的长剑,怀念古人,尤其感慨灯芯已短的油灯。不堪秋雨晚来,鼓角吹彻高高的城楼。

秋夕,如果作为中秋节,早已过去了。如果作为秋夜,早已度过了几十夜。无论是中秋节,还是秋之夜,人们都应该珍惜之,欢度之。在节日与平日,祈愿所有人都能欢欢喜喜地过好每一天。

202210181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思
后一篇:秋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