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的鱼缸

(2022-05-24 15:42:16)
标签:

文化

我家的鱼缸

/陈彦铮

我在面积不大的家里的阳台上,养了一些小鱼和螺蛳。

鱼缸里有白鱼、大鳊鱼,还有鲇鱼、螺蛳。白鱼的鱼鳍和鱼尾是透明的,仔细一点的话,会看到从身体连接鱼尾的地方有一个点向一点钟方向放射直线,我猜这大概是鱼骨头吧。它们“跑”得也很快,敲打鱼缸,它们会以飞快的速度“跑”到水草里面;鳊鱼的鱼鳍和白鱼的鱼鳍都是一样的,只是鱼尾在白鱼的基础上增添了一抹橙,橙色是在鱼尾和身体的连接处的;鲇鱼就大不相同了,它有两条“胡子”,听说鲇鱼的“胡子”是像人类的舌头一样感觉味道的,大概是这样的:鲇鱼和人类的味觉细胞的感受:味觉细胞携带这一种蛋白,叫“受容器蛋白”。一般的味觉反应是大概是:当酸、甜、苦、辣、咸的一种味觉与“受容器蛋白”而结合时,接受味觉的刺激并产生电流,把味觉传到脑部,通过脑部中枢神经的分析,便可分辨味道的种类(酸、甜、苦、辣、咸)和浓度。螺蛳有两条触角,触角是像蜗牛一样盲人的触角,它们吸附在我们的鱼缸上还有一双小小的眼睛,不仔细可发现不了!

我家的鱼缸

好了,不扯生物学上了,我们来讲讲它有趣的地方,说实话,我只看到12次。最近的一次是上上上个礼拜,我大概讲一下:它很大,是这些鱼中最大的,是我20余条鱼中最大的一条,总是在投食后只剩最后一点食物的时候它才慢吞吞地游过来,而且鲇鱼总是上“夜班”。我爸总是睡得很晚,那时候我早就睡成猪了,所以我爸你懂的,他还在鱼缸里“搭”了窝呢!白鱼在上晚上都出来,且白鱼最多,偷偷告诉你们:我爸是从我们院子的小湖里抓来的,包括鲇鱼和鳊鱼。晚上水草里、水草外的分布是:白天,白鱼“草丛”里20%,鳊鱼“草丛”里50%,鲇鱼“草丛”里95%;白鱼“草丛”外80%,鳊鱼“草丛”外50%,鲇鱼“草丛”外5%。晚上,白鱼和鳊鱼跟早上一样,鲇鱼水草外80%;水草里20%。根据鱼儿的这个习性,我们也能知道,鲇鱼欢喜上“夜班”。白天上班的鱼总喜欢像蝴蝶、蜜蜂,还有我们小朋友一样穿梭在水草里,嬉戏、玩耍、追逐打闹。

我们一般一天喂一次,可能有人会问了:Why not three times a day? Why is once a day? Why? Why? ……因为Why not?先从我们一般喂啥讲起:我们一般喂面包和牛肉,偶尔喂rice。那你知道了吧,什么?你还不知道?造孽啊!是这样的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哪有这么高级,根据上次自然课讲得肉和bread会在潮湿的地方腐烂,变臭,发出oie(我吐了的声音)所以鱼吃不完的或落在角落里的会腐烂,变臭导致水也变臭,水变臭导致鱼儿被熏死。特例:早上有光合作用,所以会好一点点。就像之前一天熏死了三条鱼,那时我没哭,我爸哭得像个小孩,哭声比火箭发射现场还响亮!!!

我喜欢这缸鱼!

上海市静安区大宁国际学校三(3)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