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遣低枝拂面来——杨诗欣赏之二十二

标签:
文化 |
《明发房溪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落笔时间为南宋宁宗淳熙七年(1180年)赴广州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的途中。可于《杨万里诗文集》上册第303页查的。
其一曰:“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
其二曰:“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诗的大意分别是,其一,这里的山路两旁亭亭玉立的梅花啊,你究竟是为谁凋零?又为谁盛开?多情地绽放,却无人欣赏,就故意压低枝条拂人面孔。
其二,碧蓝的天空,明亮的太阳,白色的云彩,显得十分晴朗。轿子顶上萧萧作响,好像是雨打的声音,没想到,却是松树梢头的霜水落了下来,雨声哪有这种声音清脆?
这两首诗,意趣横生,饶有兴味。其一诗中一个“清”字,概括了全诗的意境特点。这个“清”字,不仅晶莹剔透,而且还带着泠泠情韵,呈现出清澈明净的境界。诗的叙写婉曲有致,大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的转折,引起了悬念。然而,却峰回路转,诗人把晴日雨声的谜底放在第三句里,直接了当地挑明了。然后,又在这个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了比较。引出了第四句来,雨水声怎么比得上霜水声。这就使得此诗多了一层转折,诗境也就显得更为奇妙而深邃了。
其二诗中的第一、二句,写出了路边梅花美好而寂寞的特点。诗的第三、四两句,将梅花人格化了。小梅寂寞开无主,多么希望有人欣赏啊!于是,小梅故意压低枝条拂人脸面,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乃至观赏。这样,一个多情而又无人赏的幽谷佳人形象便展现出来了,让人怜悯又爱惜。诗人借小梅的遭际,隐晦地表达自己能在官场发挥才干的希望。
诚斋先生的诗歌,初看,不过是一些闲情雅趣,全为描写自然景物,世事民俗的小诗。其实,却不然,内中,蕴含着诗人胸中的抱负,那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抱负,诗人空有一腔报国为民的雄才大略,却不能得到充分显示的机会,能说诗人尽展开心颜吗?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不仅写出了梅花的独特个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而且,整首诗立意高远,每一句都美得如诗如画,读来也是朗朗上口,不失为一首难得的上品佳作,这样的诗歌,读者自然不会错过的。我也是极为欣赏的,也不会辜负诚斋先生精心打造的臻品的。
2022年5月5日10时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