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惊风度竹碧匆忙——杨诗欣赏之十五

(2022-04-30 12:41:45)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秋季的某一天,诚斋先生伫立城头,远望苍茫的秋色,诗兴勃发,随口吟诵出一首秋望诗。这首诗名为《城头秋望》其一,诗曰:“秋光好处顿胡床,旋唤茶瓯浅著汤。隔树漏天青破碎,惊风度竹碧匆忙。”  

胡床,实际上就是至今还在使用的轻便折叠凳子,也就是北京人俗称的“马扎儿”。胡床,在我国民族文化融合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我国由传统席地而坐的起居习俗,转变为垂足而坐,并且改变了由席地而坐所形成的一整套的礼仪制度。顿,摆放。著,基本释义:穿上。着衣、穿着。另有释义:到达、接触、挨上。此处意为:挨上。

这首诗的大意是,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摆上一张折叠凳子,召唤仆佣,斟上一瓯浅浅的茶水,诗人边饮茶,边赏景,无比惬意和逍遥。透过茂密的林荫,只能看见零碎的青天,那是被重重的枝叶阻隔之中剩露出的空隙。突然,一阵大风袭来,竹枝被扰动得不停地摇晃,仿佛林海碧波在荡漾,而且,显得有点扰乱和匆忙。

惊风度竹碧匆忙——杨诗欣赏之十五

这首小诗,展露出诚斋先生一贯的艺术风格,即师法自然,让景物用自身的形态说话。诗里的动作语言极其鲜明,甚为诱人。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诗意可以让读者领略出作者蕴含其中的隽永情思,真的回味无穷呀。

这不仅仅只是单篇,它是组诗,尚有其二,诗曰:“未得霜晴未是晴,霜晴无复点云生。鹭鸶不遣鱼惊散,移脚惟愁水作声。”诗的大意是,没有凝霜的晴天,不算是真正的晴天。出霜的日子,绝无纤云,晴空万里,一碧如洗。诗人到城头眺望,无意间,看到渔夫就是不放鹭鸶下水捕鱼,恐怕稍有响动,鱼儿会被惊吓,四散逃遁了。即使轻轻地移步,也还担心激起流水,发出些微的声响,从而,惊扰鱼儿。

使用秋望作诗,古已有之。北宋大臣、诗人文彦博著有一首《秋望》,诗曰:“远目仍秋望,依依江上风。烟涛寒飐白,霜叶乱翻红。列岫晴霞外,遵鸿晚照中。羁怀同屈宋,倚立恨无穷。”北南宋之交的诗人刘子翚著有一首《秋望》诗,诗曰:“辉辉江日已沉西,隐约余红泛渺瀰。却上松冈望秋色,偶逢僧话立多时。”

明代诗人高启著有《秋望》的五言律诗,诗曰:“衡阳初失伴,旧路远飞单。度陇将书法,排空坐阵难。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不共凫鹭宿,蒹葭夜夜寒。”明代诗人李梦阳著有《秋望》的七言律诗,诗曰:“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现代署名“天涯散淡人”的民间作者,著有一首《秋望》七言绝句,诗曰:“几缕浮云翠岭遮,风携细雨柳枝斜。归来雁阵声声涩,此去常常到旧家。”

此外,诗名加上前缀的秋望诗,也不在少数。如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长安秋望》,诗曰:“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清末民初诗人扬圻有一首《汉阴秋望》,诗曰:“孤江划万山,一发悬太空。牵马扪碧落,四顾开心胸。高鸟沉下界,绝顶失诸峰。落日坠地上,丹黄千万重。秋色随雁来,浩荡自关中。树杪窥长安,目力千里穷。莽莽云霞间,汉唐多离宫。材官塞泾渭,忆昔回六龙。旌旗出烟台,跸路缘青松。悠悠古人事,当时皆英雄。寒芜不可极,西望伤幽衷。逆知千载下,惊心与我同。”

诚斋先生写的是秋望,而,处于疫情之中的我,虽然,希冀外出踏青春望,却不可得。依然被管控在家中,迄今,已逾月余,没有出过小区的大门。仅仅两次出了楼栋门,还是遵奉居委会的指令,参加全员核酸检测,距离为五米之遥。

既然,不能春望,则盼着夏望了。但愿,不是秋望。如果,是那样,就很遥远了。

2022430113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