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年

(2021-02-05 11:41:05)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临近春节,节庆的氛围越来越浓。依照古时的习惯,昨天是中国北方的小年,而,今天则是中国南方的小年,现在,全国都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小年主要的民俗有贴对联、扫尘和祭灶等。小年为什么在中国会有如此不同的两个日子呢?按照古代中国的习俗,小年通常是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而,从清朝中期开始,朝廷定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也把灶王爷给祭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的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以后,便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意思就是官家二十三过小年,普通百姓二十四过小年,还有一些在水上生活的人二十五过小年。由于北方地区靠近京城,受到官家的影响,民间慢慢地就将小年改到了腊月二十三。而,大部分南方地区仍然保持着原先的汉族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过了立春便是小年。所谓二十三糖瓜粘,就是指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祭灶王爷,给灶神多吃点甜食。通常祭灶时,在灶王像前,人们会摆上一些甜瓜、灶糖,以表自己真诚地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时,能够多说些甜言蜜语。同时,也是图个吉利,以祈求平安。由于灶糖是一种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把它抽成长条型的糖棍时,有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关东糖 ”,拉成扁圆型的糖块时,有的地方人们称之为“糖瓜”。

小年

今年,新冠病毒肆虐,疫情严重,各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纷纷建言献策,提议在工作地过年。不少在外务工、求学的人就不返乡过大年了。那么,在小年那一天,多吃点甜食,哪怕大年一个人过,日子也会甜甜蜜蜜的!

小年属于我国的传统节日,不是节气。但是,小年又并非专指一个约定俗成的法定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过小年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各地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习俗。按照阳历计算,小年的具体时间,每年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特定的年份及小年的实际时间来决定,如果确切地说,大约在农历春节前夕的第九天。

我的老家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属于淮河以北的徐海地区,民风与北方大致相同,小年的时间为腊月二十三。在我的记忆里,一到腊月二十三,家里就要大扫除,贴春联、祭灶。从我九岁起,这些活儿,都归我了。干活时,我头裹干毛巾,在屋里屋外打扫。先是掸尘、再是除灰,后是揩擦。特别是我学会了用废报纸揩擦玻璃窗,玻璃被擦得亮堂堂的。有几年,屋里墙壁上积满了尘垢,我还在掸除后,会用石灰水,重新粉刷一遍,粉墙一片雪白。当我看到室内外,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时,心中确实是快意阵阵。之后,我还会用很不熟练的毛笔字,写好歪歪扭扭的对联,用面粉兑上水,放煤球炉上,在勺子里搅匀,慢慢地熬制成浆糊,再刷到春联的纸背后,敷贴到大门上。

小年之后,我还承担了舂碓糯米粉的活计,当轮到我家舂碓时,我和根坠弟就会赶去奚姓人家舂碓。如果是半夜,也会立马起床,揉着睡意朦胧的眼睛,前往后弄堂的奚家,忙着舂碓。那个时候,是没有现成糯米粉供应的,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是自己舂碓或碾磨的。轮到做馒头时,我也会站在老母亲的身边,看着老母亲如何包裹马齿苋豆干肉陷馒头,趁着热,还可以快意地吃上只把。油炸肉坨子时,我也会帮助老母亲搅拌馅子。那时的肉坨子里,除了肉糜外,还会加上油条、地梨(即荸荠)、豆腐干粒等。当满满当当一大篮头的馒头,油香喷鼻一面盆的肉坨子,呈现在我们几个伢子面前时,口中的馋吐水溚溚滴的,眼巴巴地望着这些美味,亟欲吃食。到最后,父母只让我们每人稍尝一二,便算吃过了,不允再食了。

每每想到少小时候,过小年,乃至大年的过程,那种幸福的情景会不由自主地呈现在眼帘,那种甜蜜的滋味会阵阵地涌上心头。现如今,无论是过小年还是过大年,已经不复少小时候的快活和惬意了,一切食物都是成品或半成品,唾手可得,张口可食,一切来得都是那么地容易和方便,缺乏了自己动手制作的机会。方便和快捷了,缺少的却是那种忙忙碌碌之中的欢乐。

202125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病房
后一篇:酸辣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