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峰忽被云偷去

(2020-08-25 05:57:50)
标签:

文化

/朱成坠

不能寐,遂翻阅诚斋先生杨万里的诗文集无意间,看到一首小诗,甚是喜欢。揣摩把玩许久觉得有趣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诸位与我共飨一下吧。

这首绝句的诗名为《入常山界二首》其二,诗云:“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夹路玉亭亭。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内容极为简单明了,通篇的语言并不晦涩难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寄托,读来轻松自如,极其有味。正如诗题所言,写得是进入浙西常山地界,感受到天气的变化,看到眼前的山光云色,有感于心,才写下了这首小诗。

第一句,写天气。诗人来常山应该是与友人登山的,如果,遇到一个坏天气,不能登山,那只得高兴而来,败兴而归了。所以,昨天晚间,落雨的时候,诗人很是忧愁,担心这次可能实现不了自己登山观景的愿望了。而,今晨,打开了门,却发现是一个大晴天,心境自然也随之爽朗起来了。

心情好,看山看水,一切也就美好了。于是,面前的景色,就变成了第二句描述的那样,两座“好山”,中间夹峙着一条路,路幽深莫测,两座山却如碧玉一般,亭亭而立。“玉亭亭”三个字,用得极为优美,将雨后山青的景色表现得形象逼真,淋漓尽致。

一峰忽被云偷去

第三句,便是此诗中,广为流传的名句了。本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忽然,飘来了一片云彩,遮住了两座山中的一座。于是,一座碧玉般的青山,就只剩下峥嵘突兀的半截了。这句诗里,最为传神的是两个字,“忽”和“偷”。“忽”字体现白云来势之迅捷,“偷”字更加有趣,用了窃取的字眼,来表达白云无意之中,挡住了青山。白云的游移,到了诗人这里,却变成有预谋,有计划的偷盗行为了,风趣地展示出诗人的一颗童心,诙谐而生动。第四句,与上述第三句的释读,已经合在一起,作了连带的剖析和理解。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是一首十分可爱的绝句。诗人移步观景,随意吟作,不经意间,却留下了一篇千古名作。让今人的我们能够欣赏到这首诗自然清新,朴质活灵的意蕴,领略诗人善于捕捉瞬时镜头,并立即将其化入诗篇,这种能力和造诣,真得叫人佩服之至。后人能够分享诗人当时的那种盎然趣味,实在是让当年的诚斋先生颇费了一番苦心。

一峰忽被云偷去

这首绝句,仅仅是《入常山界二首》的其二,那么,其一呢?云:“老随千骑赴毗陵。骑吏朝来有喜声。未到常山三十里,此身已在浙中行。”相比其二来说,其一真的是逊色得太多了。我几乎难以置信,这是同一位大诗人,同时所作同样题材的绝句。这也充分说明,诗人并非总是能够写就出类拔萃的诗章的,他们的不少作品,可能会流于俗套,成色一般般,不登上大雅之堂,而被时光埋入了历史的长河,籍籍无名哉。杨万里一生作诗二万余首,留下作品四千二百余首。其中,精品佳作不过几十或上百篇而已,其他的诗文绝大部分都经过大浪淘沙,弃之如敝屣,被世人遗忘了。

尽管如此,我作为诚斋先生的忠实拥趸和诚笃粉丝,一直推崇和赏析杨万里的诗作,从中汲取了不少的精神养料和写作技巧,对于提升我的诗词素质和鉴赏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无论作何种估价,都不为之过。

我始终认为,大唐之后的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的诗坛,应该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其一席重要的地位,不能轻易忽略或抹杀掉。有唐一代,因其自身的格局宏大,生活其中的诗人,所追求的目标十分恢弘。人们向往着建功立业,追逐着沙场征战,因此,诗家的创作眼界,总是朝着大理想、大场面、大情感,反而,将一些小事物、小东西、小思想,忽略不计了。而宋代,诗人则将视野转向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向身边的自然景物,从而,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杨万里先生就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样的著名诗句,至今仍然让我们砰然心动,连连羡赞。

杨万里先生一生创作了两万余首作品,与《全唐诗》五万余首作品相比,约相当于40%,存世四千二百余首作品,也占《全唐诗》的21%。两相比较,不免有点使人惊奇了,对于诚斋先生几乎日日笔耕不辍的勤奋,我们不能不为之更加地敬佩了。

“一峰忽被云偷去”,引出对于诚斋体大诗家杨万里先生的一段心里话,权作为本人赏习杨诗之一得。祈请各位能够于冗忙之中,抽出少许闲暇,给与诚斋先生的诗作,以一点点的关注。

2020825日凌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竹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