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江风物赋》校点和注解
(2011-12-24 20:22:20)
标签:
莆阳枫亭螺江风物赋连江里志杂谈 |
博主按:《螺江风物赋》,元代状元、枫亭人林亨作,对古代枫亭的人文景观、海陸商运以及蔬菜、海鲜、荔枝、荸荠、蔗糖、海盐等项生产和销售都有生动详细的描述,文学和史料的价值极高。原文见于《仙游县志》清乾隆三十五年版,1357字;又见于清初枫亭《连江里志》,与县志本同;后我查到明弘治《兴化府志》中正文1992字,比县志本多535字;另有序文196字,是县志本中所无,参比两处版本,作了校对和分段标点,并加注解,供大家共享枫亭古代的这一不朽名篇。
螺江风物赋
【元】林亨
极莆阳而南,其地为枫亭,与温陵之北界相接;其山为青螺,与沧海之地脉相通;其水自赤湖而东,汇于螺峰之下,与沙坂之人家相为环绕。其人与物之所出,非他所比也。而昔之高人胜士,鲜有揄扬之盛,而铺张其美者。余生长于此,每为之不满焉!窃效风人托兴之义,发潜德之光于其人,原风土之生于其物。驰骋上下余二千言,抑扬顿挫几八十韵,无侈前事,无废后观。三都二京之作,信美而非吾上,不敢追配,亦不敢为玉卮无当之词。故无一而非实语焉!虽然,予岂徒言之云尔哉!览者幸无忽其辞[1]。曰:
繄昔之风物,信人杰地灵之所钟[2]。
结枫为亭兮,古仙人之遗踪;
大侯小侯之东盘,九仙之西踞,北有勒马朝天之岭,南则石牛之九峰。
大海迎其潮兮,支分于箨笼岳秀;一溪浩其流兮,发源于南之大同[3]。
远而眺之,美相玉立而献状,五侯戟植以排锋。
联冈万迭突然而有太子,揷云千丈巍然而有壶公[4]。
近而视之,夭矫乎九龙英雄之气,山猿飞而地豹眠[5],
奔腾乎西北者,不知其几千万里。
左界昆仑、大帽之峻,缀于鸿渐、铜鼎之峨峨;
右界云门、谷山之峭,承于大象、塔斗之颙颙[6]。
公侯草市,百年之古谶呈象;丞相鸿陂,千顷之神渊跃龙[7]。
湖赤鲤而横亘乎其旁,岫青螺而特立乎其中[8]。
一閧之市,百货骈集;五达之逵,四方会通。
千门楼阁而鳞迭,万室罗绮而尘红。
览旧德之名氏,则异材迭出,盛事旁午,
皆故老之相传,以为故国之强宗[9]。
昔仆射兮今丞相,更累世而振东阳之旧阀[10]。
前端明兮后右司,不十年而总全闽之元戎[11]。
一家八虎,并列乎中丞、散骑;对门五马,相辉于西蜀、南雄[12]。
谏垣风采,动新除御笔之歌咏;銮坡夜直,承紫泥金印之题封[13]。
将军之门,太守别驾之相踵;南康之王,纳土册勲之益隆[14]。
或棣萼联芳,俱擢南宫之桂;或枌榆旧游,偕跻东观之蓬[15]。
或东南经学,越岷峨之境而争秀;或梓匠词赋,与洛阳之役而同工[16]。
或父子两朝而修史,或兄弟一时而登庸[17]。
仁政之谣,洋洋乎八郡降祥之雨露;
阴德之庇,郁郁乎六月夹道之青松。
出则济利川之舟楫,而纪万安渡之蔡[18];
居则荣题柱之车马,而称太平桥之洪[19]。
其游胶庠,荐乡书,入修门,登膴仕,少年擢弟,中岁休官者[20],
虽汙南山之竹,不足极其形容。
通道而南,城趋乎剌桐[21],
胡椒、槟榔,玳瑁、犀象,殊香百品,异药千名,木锦之裘,葛布之筒,
重载而来,轻赍而去者,大率贸白金而置青铜。
列肆喧雷,长桥跨虹,北首而近长安之日,东游而快沧海之风[22]。
若乃扶桑日出,阳侯波暖,舳舻衔尾,风涛驾空[23]。
粒米之狼戾,海物之帷错,遐珍远货,不可殚名者,辐辏于南北之贾客;
白鱼赤蠘,虾魁鸟贼,水珍川怪,肥甘是适者,云集于朝夕之渔翁[24]。
蚶蚝蟳蛤,章举繵胡,川泽之百种,先二潮而上者,所至相接踵[25];
薪炭竹木,柿梨枣栗,山林之百物,由数道而来者,其积如崇墉。
观四郊之畦圃,则五菜长熟,千蔬竞秀。
盖有三时之芦菔,终岁之蔓菁,春初之早韭,秋末之晚菘。
阅千家之亭台,则奇花斗艳,异卉争芳。
盖不特桃红而李白,橙黄而橘绿;夏之石榴、茉莉,秋之木樨、芙蓉。
赤湖之蠏,图经之所载;下洋之鱼,耆旧之所传[26];
子鱼、紫菜,荔枝、蛎房,品藻定于名流,而疆卞之所不能攻[27]。
高赀富室,醉醲饱鲜,其波之馀,旁及于负贩而耕佣。
其佛土之盛,则神钟跃于天王之旧趾,雁塔峙乎两山之西东[28]。
观文避地,晦迹于三峰之幽寂;学士辞召,流觞于北岩之峥嵘。
中郎勇退于西庵,征君旧游于锦屏[29]。
殆亦异乎?昔人捷径之嵩此,皆清风明月之无尽藏,
一经名胜之品题,而声价为之增崇[30]。
其庙貎之盛,则大帝之居,真圣之宇,事之者斋戒而严恭[31]。
镇祠至于皇朝之九域,威惠自故家而祠临漳;王爵之褒,上彻乎天聪[32]。
莦吴张赵之祀,书勋于册封之典。[33]
而其最大者,上配乎天极之星。有及民之实惠,有卫国之阴忠,
庙萃亨而日新,号涣发而日加,实奋迹湄洲之故宫[34]。
其树之所出,则生荔枝。根蟠乎厚地,叶蔽乎高穹。
徂暑之月,炎曦借色,燃云烧树,累累其实,骈珠而骊彤[35]。
玩之而益目,则如火、如霞、如頳虬卵之赫煌[36];
啖之而适口,则如冰、如雪、如水晶团之玲珑[37]。
其致远而色味之不变,则鸟惊而风发[38];
其耐久而苞苴之可贡,则日干而火烘[39]。
当其熟时,人人自以为食珍,家家自以为属厌[40];
殆其恣鸟乌而肥鼠雀,盖不惟饫皂隶而饱儿童[41]。
谱而续之,将有待于异时之端明者,出而特书大书于无穷[42]。
其土之所植,则名曰地栗[43],播种于季夏,而收成于初冬。
方其土腴壤沃,日粪月培;舒萌吐芒,森若春葱。
秋高气劲,津液凝结;劚黄壤而披紫实,则充满乎野人之筠笼[44]。
玳筵初张,琼肌乍削,莹彻乎杯盘,则足以为长夜酣饮之适者;
实以巨缾,泛以轻艘,散入于京都,则足为远方珍味之供。
甚者捣琼浆,敷玉粉,当暑而饵焉,则又足以涤烦蒸而凉心胸。
匀圆万颗,其大逾寸,他乡之人,虽欲植之而无从[45]。
其斥卤之滨,则煮海以为盐。
荡以信潮之汹涌,暴以朝日之曈昽;
场地既干,火烈具举;黔灶罗列而欎攸,青烟直上而冥蒙[46]。
浩浩乎昆山玄圃之玉,镕炼消散,乍飞乍聚;
皎皎乎太白峨眉之雪,昡转的皪,不澌不融。
官府赦其征,亭户公其鬻[47];
迩者收蓄而盖藏,遐者输转而运载[48]。
百味所须,四时所急;盖出之愈泄,而积之愈丰[49]。
缘高崖,逾绝险,历他州,入异县,虽千山万岭之荒隅斗僻。
而食之者与榖同化,赍之者与海分功[50]。
其沃衍之畴,则植蔗以为糖。春养其萌,夏粪其株;
秋敛其叶,茎修节疏;冬食其干,肤腻液充[51]。
伐者如木,束者如竹[52]。
入佳境,解朝醒,虽醍醐膏露之滋,不足以比其醲。
于是刳木为槽,断木为杵,
饱万夫之食,而明烛继夜,长歌相舂。
槌壁成哨,擘圭作甘,酾以清泉,甑不炊而神液滋漉。
高灶蒸云,列鼎腾烟,调以甘膏,火不停而灵砂自镕。
于以盛之万瓮竹络,于以奠之千艘桂楫[53];
顺风扬帆,不数日而达于江浙淮湖,都会之冲。
北方之人,京尘渴肺;储金宝以待入浦之舟,而往来之憧憧[54]。
若此之类,言之不尽。
盖其风土之所出,人物之所合,水陆之所备,舟车之所会,
既日盛于一日。
自远方而来迁家者,复多于穴之蚁,窠之蜂。
人但见今日人家之密,而不知异日黄沙之坂,芳草之蒙茸!
兹太平之乐土,宜乎出官职以穹窿闻之。曰:
山川之气孕富于其物者,亦必储秀于其人;
天地之意固翕于其初者,盖亦欲张于其终[55]。
若昔科第之蝉聨,簪缨之杂袭,而后乎此者未之见,
岂七八十年之间,地之不显其灵,而天之不诱其衷?
今有人焉!
穷而志气之益坚,老而学问之日富。
其待时则阴雾之豹,其得时则遇风之鸿。
天其或者钟美于是人,笑其勤苦而难成[56]。
孰知夫一呜而人可惊,一飞而天可冲;
有大摧折必有大成就,有大困阨必有大遭逢。
时乎来哉!乡人改观,愚夫发蒙[57]。
注解:
(1)
风人:诗人。 三都二京之作:指西晋左思《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和东汉张衡《西京赋》、《东京赋》。 玉卮无当:玉杯无底,美而无用。
(2)
繄:惟,唯有,想。 钟:汇聚。
(3)
大侯小侯按原文意,应在枫亭东今陡门龙马潭一带。 九仙即九仙山。 勒马朝天之岭:即今梅岭,有张员外强勒小龙马入京朝圣,小龙马恋母不肯就道而自杀的故事。 石牛之九峰:东宅蔡襄故居附近石牛山(卧牛山),有九瓣,又见于下文“九龙英雄之气”。 箨笼、岳秀:按文中意应在今学士街附近古海潮与溪水交汇处。 一溪即今枫慈溪。 大同在园庄。
(4)
太子即太子山,又名大尖山。 壶公即莆田壶公山。
(5)
(6)
(7)
(8)
赤湖状如鲤鱼,四周七里紫金泥呈红色。 岫:山。 青螺山即塔斗山。
(9)
“故国”指宋朝,林亨是元朝人,因此称宋为“故国”。有人说林亨是南宋人,那他对宋应称“国朝”,而非“故国”。
(10)
(11)
(12)
(13)
蔡襄、蔡京、蔡卞、蔡攸、等都曾在朝廷秘阁值班。 皇帝交办的文书要以紫泥封口,盖金印。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本句大意是古人选择到此隐居是因为这里藏有无穷的清风明月,而地方又因他们的品题成为名胜。
(30)
(31)
威惠灵著王陈元光庙在枫亭陈庐园,枫亭是陈政陈元光父子故家,后世建庙在漳浦。
(33) “肖”字起25字到“星”字,县志本中只有“册封之典,上配乎天极之星”11字,从府志本。 肖、吴、张、赵:南宋《仙溪志》祠庙条下有“肖宫冲应庙,在县东南五十里。姓肖氏,兄弟勅赐庙额,寻封孚显、孚应、孚惠侯。” 吴韬,医神,晋江人。张巡,唐代忠臣,骂賊而死,后封司马王。赵真人赵升,兴化道教的初期传播者。
(34) “有”字起24字到“加”字,县志本无,从府志本。“宫”字县志本作“吕”字,从府志本。 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又有以神力助战的事迹,历代加封。
(35)“月”字,县志本作“日”,从府志本;“彤”字县志本作“丹”字,府志本作“形”字,按韵脚似应为“彤”。 徂暑:初暑; 骈与骊皆为并列之意。
(36)頳虬卵:赤色龙的卵;
(37)“冰”字府志本作“水”字,从县志本。
(38)“其”字起67字到“童”,县志本无,从府志本
(39)苞苴:包装起来
(40)属厌:吃饱不想再吃。
(41)本行缺一字。本行大意是荔枝产量大,以致于人吃之余,让鸟雀老鼠也吃个夠。
(42)枫亭是兴化旧时荔枝的主要产地,南宋《仙溪志》说:“邑中植荔惟枫亭为宜,然皆不若产于赤湖(今枫亭镇一个村)者为佳。”《仙游县志》中有枫亭“烟火万家,荔枝十里,又号荔城”的记载,五代时留居道从越南引种荔枝18棵,现存当时古树3棵。本地还有“荔庄”地名。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写《九鲤湖游记》,就以“正枫亭荔枝新熟时也。”来记载他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端午节后兴化之行的出发时间,可见枫亭荔枝当时名盛全国。从文中看当时荔枝不仅鲜吃,且大量保鲜和制干远销。
(43)地栗:又名荸荠。
(44)劚:用大锄挖。
(45)从文中看,荸荠曾是枫亭一大特产,不仅削皮生吃,还制作果汁和果粉。各种荸荠制品都远销外地。
(46)“场”字起22字到“蒙”字,县志本无,从府志本。 黔:黑色
(47)“官”字起65字到“而”字,县志本无,从府志本。
(48)迩者:近处人; 遐者:远道人。
(49)由于食盐来自海水,资源无限,所以市场需要量越大,产量就越大。
(50)从文中看,当时海盐生产的水平较高。诸如盐场位置选择、硋片铺设、海水纳泄、浓度掌握等方面都有了成熟技术。且能用重结晶方法制造精盐。据南宋《仙溪志》记载,纳入官府管理的产量就有“岁额二十七万八百六十九斤”。
(51)“春”字起24字到“充”字,县志本中只有“春养其萌,冬实其干”8字,从府志本。
(52)“伐者如木;束者如竹”两句,县志本中只有“伐者如木,如竹”6字。从府志本。
(53)“于”字起34字到“冲”字,县志本中只有“万瓮竹络,千艘桂楫”8字,从府志本。
(54)“而往来之憧憧”县志本作“而往来之”,从府志本。 县志本以下又有“勒马朝天之岭南则石牛之九峰大海迎其潮兮,支分於箨龙岳秀一溪浩其流兮发源於南之大憧憧”40字,是赋开头第一段的文字,在这里出现显为制版之错。 南宋《仙溪志》就有“沙糖,捣蔗为之,太平港(在枫亭)藉此贸易”的记载,看来枫亭所产和经枫亭外售的沙糖数量很大,供应浙江、江苏、安徽等数省。
(55)翕:统一,协调之意
(56)“天”字县志本作“其”字,从府志本。
(57)这段是林亨抒发自己抱负的话,从南宋度宗到元顺帝至正时,枫亭已有七八十年未出大人物,作者认为他自已就是下一个。《连江里志》中说林亨“方其怀才未遇,人或未之信也,作《螺江风物赋》自寓。”后来他果然在至正三年(1343)得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