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莜面齐则

(2013-07-23 11:36:46)
标签:

地域

将军

地区

美食

分类: 美味山西

三晋都市报20130628期 >> 第A23版:乐生活·情趣

     山西是面食的世界,杂粮的海洋。在山西,若离了这两样,吃饭就很没意思了。
   莜面齐则是用杂粮做成的面食,是一种凉吃的杂粮面食,看着简单,但是制作却很难。可能是因为制作难的缘故,影响的地域并不是很大。
   莜面是一种非常不凡的粮食。就连它的名字,都有典故相传。据说在汉武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很多北方居民经常受到匈奴的骚扰。每一次匈奴过境,大量的人都会死于非命,边塞之地,时时处处都横尸遍地。汉武帝闻此状后,非常愤怒,便命大军前去征讨。
   可是游牧地区的匈奴大军忽东忽西,作战不定,汉军损失巨大。屡战屡败的军队,在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军粮不济的危险,雪上加霜。而游牧为主的匈奴骑兵,因靠掳掠为主,随军自带干粮,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越战越勇。大将军卫青建议随军就地垦荒,以供军需,此外还征调大批劳力前往边疆。如此之后,才使汉军的实力增加,有了与匈奴对抗的资本。当时别的农作物在当地产量有限。可是莜麦种下之后,生长迅速产量很高。汉军靠此为食,军力大增,耐饥寒、经酷暑,最后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亲自率众到河套地区犒劳三军。因为敬献莜麦谷子的大臣是莜司大将军,汉武帝便将此物取名为莜面。
   莜面还有一个“三生三熟”的过程,也是甚有意思。莜麦初收为生,推面前炒制变熟;成面之后又生,做之前开水烫之又熟;烫开后,做成各式食品又一次变“生”,各种烹制之后,再度变熟。如此纷繁之谷,也就是莜面了。
   山西人对莜面特别钟情。很多莜面的吃法,都由山西传出的,最以莜面栲栳栳出名。而在酷暑时,家常的凉拌莜面齐则就成了宝。齐则是面条的意思,山西有地方称面皮为凉齐则。
   地道的莜面齐则,面擀得很薄。说薄如蝉翼有些过分,但两层蝉翼是绝对恰当的。面薄了之后,非常的筋道,因此面条就没有切得太细的义务。一般圆片有多大,面条就有多长,切好后,手提起抖抖,都是那么诱人。最绝的就是面条的软,我个人猜测里面是加了其他原料,至于加了什么,就无从得知了。
   佐料倒是和面皮差不多。醋、蒜、盐、姜、辣椒油……那筷子拌起后,分外激食欲。我等吃货最喜欢的就是,狠狠地夹一筷子,然后慢慢塞一嘴,上下牙都不易咬合。满嘴是各种调料的滋味,满嘴是莜面独特的口感。这样的美食,进嘴快,下肚也快。一番狼狈吃相之后,半斤就差不多下肚了。接下来,你只能摸吃饱的肚子,想刚才的滋味了。当你离去时,肚子又饿了,滋味还在嘴头……着实乃平生一大难受也。
   诸位看客,此物不是他处能够轻易可得之物。若是有幸遇见,我劝君多吃为上,免得过后悔矣。

刘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