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灌肠

(2013-08-13 19:33:40)
标签:

手把

满嘴

晋中

姜汁

吃法

美食

分类: 美味山西

   这炎炎的夏季,我们来说灌肠,好像有些不对。因为在很多地方,灌肠都是热食的,而且一般都不宜夏天食用。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都这个吃法。北京的用淀粉和红曲等制成,河南的用猪血、香料等制成,均需热食。可是在山西,有好几个地区的灌肠是凉吃,而且做法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关于晋中灌肠的具体做法,我问过几个摊主,但都没问出来。虽说,没问出来,但是作为资深吃货,还是能够吃出几分的。其做法,必然和碗托非常相似。
   至于这个东西为什么叫“灌肠”,卖灌肠的大爷也说不上来。只是骄傲地对我说:“这是我们榆次这一带的特产,其他地方,你走哪都吃不到”。说句实话,这样的“灌肠”,在他处确实吃不到。荞面独有的味道,陈醋特有的香气,爽滑坚韧的口感,还有面中那个我没有弄明白的那个神秘感觉,在他处还确实吃不到。也就是因为这种的独具风格的特色,才能让食客觉得更有味道。
   当然,晋中的“灌肠”确实有些“不靠谱”,但吃着非常不错。而在山西吕梁山上,则有一种非常靠谱的“灌肠”。
   这个灌肠的原料,也是荞面。它之所以靠谱,是因为它确实是往肠子里灌。
   吕梁的这个灌肠,看上去简单,做的时候非常难。
   首先是对猪肠的处理。一般的猪肠,肠衣内部有一层厚厚的油,而“灌肠”作为凉食之物,这层油是不可要的。所以在制作之前,都必须用手把那层油给撕掉。因为肠衣很薄,撕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把肠子撕破。在处理肠子的同时,另一个人把荞面和起,然后不断地揉。待面团表面光滑,加入水,使面团稀释,成糊状才可使用。然后在面中加入一定的生姜面等调料,才可灌装。装起后,用线将灌肠的两头都扎住,置入开水锅中煮熟。需注意的是,水中必须要配从肠衣上撕下的油,这样可以避免肠衣过干而破裂。出锅后,待到凉时,用刀切成不规则块状,浇上蒜汁、姜汁、醋等调料,拌起后即可食用。
   夹一块放进嘴里,着实是一种享受。没有油腻、没有怪味,满嘴都是加入调料后荞面的香味。咬到那层薄薄的肠衣,脆中带着坚韧,很有咬头。由于肠衣上还带着满满的调料,再加上煮制时,加入的那层油,满口溢香。
   同样的“名字”,总会因不同的地域而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灌肠”这一传统美食,在山西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异,实在是无从查起。同名的它们,就像遍布神州的兄弟,在各自的领地中,大放异彩。

刘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莜面齐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