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下》读书笔记4.29

(2022-04-29 11:49:41)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下》读书笔记4.29

2022.4.29

1.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的勇气有多可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求生以害仁:为了活下去,继续求生,损害了仁德。

生命与原则,哪个更重要。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寻找第四种人际关系。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孔子达到仁的方法。孔子说,要想将一件事情做好,首先得把做成这件事情的工具准备好。待在一个国家,追随贤大夫,去给他们做事;在年轻的士当中,找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交朋友。当你有了贤者和仁者的帮助,才能够将仁发扬光大。应该努力地向上靠,去跟随那些能够给你带来教诲的、比你德行还高的人,为他们做事情,结交平辈中能干的、有德行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

3.放郑声,远佞人:文化自信从何而来。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颜回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继承夏朝的历法;出行时乘坐的马车延续殷商时期的形制;穿周朝的衣服;音乐要听《韶》和《舞》。

孔子不喜欢郑国的音乐,因为郑国的音乐有点过分,扰乱人心;佞人是谄媚的人。

有了文化作为依托,民族才具有凝聚力。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心存高远,意守平常。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人思考问题得更加长远,得为百年甚至为千年以后考虑,得为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众人考虑。如果人无远虑,眼前就会出现很多麻烦和困难。

为了达到某个宏大目标,需要采取的多种策略,两者加在一起才叫做战略。作为一个有大战略的人,能够看到远方,也能够解决眼下的麻烦。

看得更长远,我们的决策才会更正确。一个人如果没有远虑,只贪图眼下的利益,很容易让自私、狭隘占据身心,导致每走一步都栖栖惶惶、战战兢兢。

5.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战胜本能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孔子在表达对某事失望时,经常会说“已矣乎”。这次孔子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爱好德行如同爱好美色一般。”

这段话发生在孔子到卫国后,卫灵公邀孔子出游时,竟然要跟南子乘坐一辆车,而把作为国宾的孔子撇开了,孔子对卫灵公很失望,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感慨。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句,一个要懂得控制原始的欲望,才能够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

6.臧文仲其窃位者与:举贤荐能是领导者的职责。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孔子说,藏文仲这人不会是个窃位的人吧?柳下惠那么出名,那么贤德,臧文仲竟然没有给他官位,也没有把他举荐出来。

在孔子看来,举荐贤能是地方官重要的职责。做一方的官员,一定要在此地寻找最能干的人,这是地方官最基本的职能,但是藏文仲竟然没有举荐柳下惠这个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