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4.3

(2022-04-03 15:39:36)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4.3

2022.4.3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日久见人心。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寒 就是到了二十四节气里的小、大寒,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此时,我们能够知道松柏比别的树凋零的晚得多。

这句话的背后也许有这样的含义:大家跟我周游列国,辗转颠沛至此,漫长的时间过去,到最后,能够剩下的就是你们几个人了。这代表着孔子对学生的肯定,也可能代表着孔子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儒家的“三达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佛家有三宝:佛、法、僧;道家三宝叫慈、俭、谦;儒家也有三宝:智、仁、勇。

孔子说,智者不惑,这里的“惑”是不惑于外物之意。所有骗术的核心都在于要调动他人的贪念,贪念一起离上钩就不远了。

仁者不忧,就是一个人心中有别人。真正有仁心的人,忧愁会少很多。假如你心中有着浩大的世界,不在乎个人得失,觉得自己失去了,世界得到了;自己吃亏了,世界获益了,你就会活得豁达而畅快。当一个人心中有别人时,就不会对自己遭受的一点损失耿耿于怀。

何谓勇气?勇气就是明明怕得要死,该做的事还是要做,这就叫做不惧。

3.可与共学,可与适道,可与立,可与权:求学的四步进阶。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在这句话中,孔子讲了求学的四步进阶。第一阶是可与共学;第二阶是可与适道,也就是追求道;第三节是可以立,即守道,第四节是可与权变。

希望我们能够先立一个志向,从共学开始,走入适道,逐渐地走到立,最后才能通权达变。

4.夫何远之有:一切放弃前行的理由都是借口。“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这是《诗经》里的一句诗,堂棣的花儿,翩翩摇摆,那么美好,我怎么会不思念呢?这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所唱的诗,他说你那么美好,那么漂亮,一想到你的样子,我就心旌摇荡。我为什么始终没来看你呢?不为别的,主要是你家住的远。

孔子马上就识破了这个男人,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他根本就不是真的想念,他要是真想那个女孩的话,能有多远?

孔子说,不要再用这样的话来搪塞了,如果你真心想学习的话,哪有那么远?心诚便不畏路长,如果你愿意的话,距离不是问题,努力的走就到了。

5.孔子于乡党:说话一定要分场合。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是一个恂恂如也的人,老老实实的。似不能言者,就是看起来不太会说话的样子。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指的是孔子一旦到了正式的工作场合,就能言善辩了。唯谨尔,只不过他说话很谨慎,会尤其注意分寸,不会乱讲话。

6.侃侃如也,訚訚如也,踧踖如也:孔子的画像。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下大夫,是指比孔子职位低的官员。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如果和自己的部下,或者是其他官位比自己低的人在一起,他会“侃侃如也”,就是侃侃而谈,轻松愉快、慢条斯地讲话。

上大夫,就是比孔子官职高的领导。訚訚如也,是一种和气又严肃的态度。孔子与职位高过自己的官员相处,会和和气气、恭恭敬敬的。君在,踧踖如也:当国君出现在孔子身边时,孔子稍微有点局促长,常常弓着点身子。与与如也,是一种谦恭的态度,是一种威仪适中、不卑不亢的状态,在恭敬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身份。

孔子在乡亲、长者面前恭敬,不吹牛;在下属面前不端着,让人如沐春风;在该庄重的时候能够庄重,该谦逊的时候谦逊,但不失去个人的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