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4.2

(2022-04-02 08:51:48)
分类: 读书笔记

《樊登讲论语上》读书笔记4.2

进行负面反馈的时候,你能够不听从吗?改之为贵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是听了要能改。 巽与之言就是恭逊、谨教之言,也就是正面反馈,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一些赞扬的、恭敬的、鼓励性的话,我们听完以后,难道会不高兴吗?绎之为贵就是分析别人表扬背后的真实含义,让自己有更好的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一种是听别人表扬自己,只知道高兴从来都不会总结、不会分析的人,另一种是表面答应却死不悔改的人。孔子感慨:教一个人,表扬他也无效,批评他也无效,这种情况下,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4.毋友不如己者: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殚改。”这句话在《学而》里,“君子不重则不威”中有。 5.匹夫不可夺志也:精神与意志,是坚不可摧的力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作为将军,已经兵败了,事实既成;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坚持信念,不可屈服。三军可以夺帅,是谋略、操作、实力上高下的较量,靠兵法和装备就能够做到。匹夫之志,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再大的外力都无法夺去的。 夺人志向的往往不是痛苦,反而是眼前的“幸福”——因为拥有了金钱,拥有了舒2022.4.2

1.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立志容易,坚持不易,抵达目标更不易。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种一棵花,出了苗但开花的有;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开了花不结果实的也有。想成为一个想成为好苗子的人很多,但到最后能够开出来开出花儿来,有多少呢?开出花儿来,想结成硕果,难度更高,因为这不仅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志向,不懈的坚持,还要有一定的机缘。机缘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愿意接机缘的存在,内心就会陷入求而不得的纠结和痛苦。

2.后生可畏:孔子对年轻人的期许。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后生可畏,畏的是什么呢?畏的是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孔子说:你怎么知道后面的年轻人不如我们现在的人呢?孔子以一种开放的,充满期许的态度来对待年轻人。这是从好古的孔子口中说出来,相当不容易。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不足畏也已: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出名,这样的人也就不足以畏了。这句话会给当下的中年人,带来极大的焦虑,当时的四五十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七八十岁,所以孔子说,如果到这个岁数,不做出成就来就麻烦了。

慢慢来,最好的时光就是当下,一天进步一点点,什么时候开花结果,都未可知。

3.巽与之言:提高领导力,先学会正面反馈。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当别人对你进行负面反馈的时候,你能够不听从吗?改之为贵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是听了要能改。

巽与之言就是恭逊、谨教之言,也就是正面反馈,如果有人对我们说一些赞扬的、恭敬的、鼓励性的话,我们听完以后,难道会不高兴吗?绎之为贵就是分析别人表扬背后的真实含义,让自己有更好的改变,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一种是听别人表扬自己,只知道高兴从来都不会总结、不会分析的人,另一种是表面答应却死不悔改的人。孔子感慨:教一个人,表扬他也无效,批评他也无效,这种情况下,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4.毋友不如己者: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殚改。”这句话在《学而》里,“君子不重则不威”中有。

5.匹夫不可夺志也:精神与意志,是坚不可摧的力量。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作为将军,已经兵败了,事实既成;但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坚持信念,不可屈服。三军可以夺帅,是谋略、操作、实力上高下的较量,靠兵法和装备就能够做到。匹夫之志,虽然看似不起眼,却是再大的外力都无法夺去的。

夺人志向的往往不是痛苦,反而是眼前的“幸福”——因为拥有了金钱,拥有了舒适的生活,就遗忘了曾经的目标和信念。真正的匹夫之志,不会因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坚韧的精神力量。

6.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的钝感力。子曰:“衣敝蕴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孔子感慨地说:“子路不错,穿着破旧的、打着补丁的衣服,与那些穿着狐皮袍子、貉子袍子的人站在一块儿,还能做到不以为耻。孔子引用了一句诗来夸奖子路,“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这句出自《诗经》的《雄雉》。这句诗是说,一个人不嫉妒、不贪求,如此善良。

子路听到孔子的表扬特别开心,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听了以后又笑了,说你做到不忮不求也很正常,这离善良和完美还有差距呢,有什么好天天挂在嘴边的。孔子又在鞭策子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