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创客教育推进的实践与思考[转载]
(2016-01-05 13:01:23)一
人大附中创客教育开展的基础分析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
人大附中的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 突出特长+ 创新精神+ 高尚品德”,校训是“崇德,博学,创新,求实”,办学思想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办学目标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已成为人大附中教职工共同的教育理念。正因为如此,在短短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中,人大附中不断进行教育实践创新,形成了“以人为本,多元开放”的综合育人模式,该成果在2014 年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充分体现了人大附中的引领作用。另外,学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10 多年的潜心探索,开创了多种教育扶贫模式,2014 年被国务院扶贫办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
(二)学校的课程资源
人大附中在办学过程中一手抓继承性的常规教学,一手抓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整套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做法,开辟了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学校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多元开放、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
人大附中着眼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合开发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在国标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教材改编和深度挖掘,开发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目前,学校开设了创造发明、科学实践、现代少年、心理健康、外教英语等校本课程,开设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艺术4 个领域的150 多门选修课程,形成了多元开放、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中,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拓宽必修课内容。按照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严格执行国家必修课程基础上挖掘潜力,开发旨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思维的系列校本必修课程。二是在努力创造条件,开足、开齐国家选修课以外,自主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选修课程,具体开设科目由学校、教师和学生来决定。三是开设贴合学生实际的德育课程,将班会课与德育联系起来,而且所有教师都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四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人大附中把打造高素质、专家型教师团队作为落实办学理念的关键环节,实施名师工程,形成了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一是以名师为核心建立高水平教师团队。人大附中将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直接体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拜师、表彰优秀教师和特殊贡献者等制度,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通过岗位培训和进修培训,构建针对性强、自成系统的校本培训体系。三是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人大附中在教学改革中重视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进行“一标多本”的比较研究,提高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能力。同时,学校成立科研中心,每年召开一次科研年会,提倡教师将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筛选后形成课题并作深入研究。四是敞开入口,广揽人才。人大附中在基础教育领域率先引进和培养博士群体与科技教师群体,形成了以“博硕士群”、高级教师、国家和省市级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实验室场地
学校现有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等多个学科的实验室或专业教室共70
余间,其中包括虚拟现实技术、3D 打印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实验室。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实验、研究提供基本的保障。
在优质的软硬件条件下,近年来人大附中上千名学生在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中获得大奖;校足球队、国际象棋队、围棋队、健美操队多次获得世界级中学生大赛冠军;交响乐团获得国际青年音乐节第一名,舞蹈团、合唱团、武术队等连续8 年受国家委派赴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交流演出……与此同时,学校高考成绩连续7 年在全市名列榜首,成为国内重点大学的重要生源校……人大附中以自己的创新实践,创造了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一个又一个奇迹,开辟了一条既符合教育规律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
二
人大附中创客教育推进的着力点
(一)加强创客文化的渗透
在2015 年1 月28 日的国务院常委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创客文化涵盖创新的文化、“做”的文化、交流与分享的文化和互联网思维……只有文化的渗透,才能对一个事业产生长效的驱动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情感养成的重要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今天决定了祖国的未来。在创客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研究创客文化的内涵,通过有效的手段为学生创新创业营造好的环境,进而培育创新人才。
(二)各课程模块创意实现的便捷性
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深刻感受到学生创意实现方面还存在壁障,尤其是学生应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创意的实现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时间因素、教学方式的固化、学科划分过细、技术条件、场地限制等。例如,学生在完成一件创意作品过程中,所需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很难在一个实验室里得到满足,中间的资源协调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创意的实现。提供一个产生创意、实现创意的环境是创客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加强学生成果的交流与分享
当前,学生也注意到思想、成果交流与分享的重要性,但是目前交流与分享的范围多限于课堂、论坛、竞赛答辩等环境,其影响是有限的。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创意应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他们的成果应该及时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2015 年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提出,现在的学生不只是教育的消费者,也是教育的创造者。通过众筹模式、项目孵化等手段,借助互联网的便捷性,青少年学生的成果可以得到更广的传播、交流。
三
人大附中创客教育实践
(一)成立人大附中创客导师团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人大附中创客中心成立了创客导师团。导师团由三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校内创客导师团。由人大附中各个学科对创客教育感兴趣的教师组成,数学、物理、化学、通用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美术等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报名成为创客导师。二是校外创客导师团。创客教育、科技教育专家,高新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著名手工艺人等都可以成为校外创客导师。三是创客志愿者。由已经毕业的人大附中学生、校内学生、学生家长组成,这些人对创客教育有浓厚的兴趣,可以不定期地参与学校的创客教育活动。
(二)筹建创客空间
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意尽快实现,学校领导克服各种困难,在科研南楼划出1000 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建设创客空间。创客空间的建设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学校本着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来设计与规划创客空间。目前,创客空间的功能分区已基本确定,包括创意生成区(咖啡吧)、创意实现区(未来媒体、工艺与造型、未来交通工具、智能控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意分享区(演讲厅)几个部分。在创客空间,学生的创意可以尽快得以实现。
创客空间与校内几十个实验室一起,形成学校“大创客空间”的概念。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各个实验室完成自己的设计与创意生成,创客空间为学生的创意实现提供服务并可以及时将其分享出去。此外,人大附中创客空间也会与清华大学创客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孵化加速器、英特尔创新加速器、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创客空间等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为所有怀有梦想、想实现创意的学生搭建更广的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创客空间将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造型人才。
(三)开展创客教育课题研究
创客教育是一个长久的事业,科学研究的态度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人大附中创客中心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申请了课题“学校在推进青少年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此课题被立项为研究会重点课题。该课题的关键点包括以下几个:一是创客教育研究;二是定位在青少年,尤其突出学校在推进创客教育方面的作用;三是实践探究。该课题将围绕这几个关键点开展相关研究,在创客教育理论探讨、青少年创客教育资源开发与建设、青少年创客教育的活动平台等方面作出扎扎实实的工作,以推动学校创客教育的发展。
(四)采取社团驱动创客教育发展的模式
经过长久的思考与决策,人大附中的创客教育将采取社团驱动的模式,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从人的因素考虑,创客教育与社团建设有很多相同之处。创客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而社团的基本构成是学生,社团的充分发展必将为创客教育带来生动活泼的活动主体。
第二,从教育理念来讲,创客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而社团都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自发组成的,二者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第三,从构成基础来讲,创客教育和社团建设都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二者有很大的共通性。
第四,从管理角度来讲,创客空间的建设依靠社团的发展,将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管理压力就会小很多。当然,创客空间的自我管理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在管理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热情,这也是创客文化的重要体现。现在很多创客大咖都有在青少年时期参与社团活动或者社团创建、管理的经历,如乔布斯(S.Jobs)在学生时期参与电子社团,英特尔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R.Noyce)从小就和哥哥们一起制作了滑翔机。
第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社团建设在学校有很好的基础。目前,人大附中在社团联合会注册的社团有128 家,其中与创客相关的社团就有31 家。这是一只非常可贵的力量,充分挖掘社团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参与创客空间的管理,将会极大地激发其创客热情。
(五)搭建创客交流和分享平台
为了整体推进学校的创客教育、搭建创客交流和分享平台、营造良好的创客教育氛围,人大附中在学校举办创客嘉年华活动。嘉年华活动设置了学生创客项目展示、社团展示、家庭创客项目展示、实践体验、创意交流、校外创客展示、项目洽谈等区域,让学生充分参与创客活动、感受创客文化。经统计,有84 项学生创客项目、30 个创客社团、11 个家庭创客项目、11家校外创客29 个项目报名参加此次嘉年华活动。活动中还开设了路演专区,为学生充分展示、分享自己的创意创造了机会。此次活动点燃了学生们的创造热情,使整个校园洋溢着浓郁的创客文化氛围。
文章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5年创客教育专刊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