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标:论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王奕标原创论文 |
论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
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王奕标
笔者认为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针对和医治传统课堂教学的两大“顽疾”(一是不能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二是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金陵老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顺便提高成绩。
笔者在研究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一直在建构“最好最完美”的翻转课堂,因此不管对聚奎中学翻转模式,还是对昌乐一中翻转模式,一直保持冷静、谨慎观察的态度,尽量不加以评价。主要因为觉得他们的翻转模式都是以“作业”或“学案”为中心的“翻转”,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样子。
2015年5月24日晚上,聚奎中学的羊自力副校长在翻转课堂实践研讨群作了以“翻转课堂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的讲座。笔者因为当天下午也在重庆有一个针对当地中小学教师的关于“微课创作与翻转课堂”的讲座,做完讲座当晚便匆匆赶飞机回来,保证第二天准时上班,所以没有听到羊哥的精彩讲座。后来蒋老师与我交流讲座的感受,认为羊校长的翻转课堂知识学习扎实有效,操作过程简单实用,推行过程稳扎稳打,不激进不浮夸。羊校长在论述翻转课堂的时候,没有一味的推崇能力和创新的培养。这看起来不是很“高达上”,但是如果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推行初期,如果一味的拔高能力和创新,很可能会消弱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成绩的下降。而影响了成绩,对中小学的课改来说是致命伤。“不看成绩没今天,只看成绩没明天”,要想有明天,必须先过好今天。在能力和创新培养上,翻转课堂最好在推行过程中应该慢慢加大比重,而且我也相信会逐渐显示出来优势来[1]。笔者觉得似乎也有道理,在培养创新能力有困难的情况下,先用“翻转”来扎实提高成绩(先“翻转”分数,再“翻转”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然而,当我读到羊哥的空文(空间文章)《宣传翻转课堂我为什么不拿分数说事》[2],我开始感到困惑了。他认为,除了 “精准复习”的精准程度会对成绩产生重要影响之外,还有很多因素也会影响成绩。因此他“在宣传翻转课堂的时候从来都不拿分数说事,只是说:翻转课堂不会使分数产生副作用。”那么,能不能拿能力来说事呢?羊哥在另一篇空文《我是怎样常态化开展翻转课堂的》[3]中,认为在翻转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显著提升(具体证据是:“本学年,我因工作安排,常缺课。当我有事缺课时,就提前给我的三个科代表之一写上看教材和视频以及做课堂作业的计划,并且将作业的答案给这个科代表,科代表就进行相应布置和组织,整个教学环节就只剩教师评进和补讲视频知识环节不开展,待我回校根据科代表们收集的问题情况进行集中讲解即可。在今年高考期间,我要组织我校高三年级学生到江津城区参加高考,期间耽误了近一周的课,但同学们按我计划的近度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但似乎这点翻转成效,不足以说明翻转课堂是意义和价值。如果翻转课堂不能拿“分数”说事,也不能拿“能力”说事,还能拿什么说事呢?这个问题,请羊哥思考和回答,也请大家来思考和回答,当然,笔者也不闲着。因为只有将这个问题回答好,才有可能鼓励和支持更多学校和老师来参与翻转课堂的实践。
希望进行更多交流,请加入透视翻转课堂群(241499734)或登录“王奕标的教育时空”(新浪博客)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0ee33b0102vf0u.html
[2]http://user.qzone.qq.com/5209448/blog/1432371616
[3] http://user.qzone.qq.com/5209448/blog/143237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