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宵夜打造人体不夜城

(2013-05-15 14:13:23)
标签:

宵夜

杂粮粥

酸奶

营养师

明方

分类: 营养师谈营养

宵夜打造人体不夜城

http://s3/mw690/90b71f2btdcbbe7d17c02&690

  现在社会中,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化,熬夜的人越来越多,人体被打造成了一座不夜城。而宵夜在这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人说吃宵夜对人体有害无益,有人说宵夜是为了满足人体需要,那么宵夜到底该不该吃,怎么吃更好?下面来谈谈宵夜那些事儿,让宵夜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夜生活。

一、为何要吃宵夜?--胃不和则卧不安

  宵夜,顾名思义是在夜晚的加餐。一些值夜班的人、需要在夜间打开思路设计创作的人、喜欢放下白天的忙碌过夜生活的人,由于睡得晚,胃已排空,有了饥饿感,此时适当的吃些食物,作为一种对身体能源的补充,也是对夜生活的一种消遣

二、宵夜的好坏如何权衡利弊?--日久见真相

  宵夜作为夜间的加餐,从吃的量上,吃的食物种类上,本身都应该区别于正餐。但如今这种“加餐”,丝毫不逊色于正餐,正式的走入了人们的夜生活。或是三更半夜补充的一顿小炒,或者是满足口欲发泄情绪的一堆零食,再有就是方便快捷的快餐,以及一堆饮料,等等。日久见真相,慢慢出现的疾病随之而来,肥胖,胃病,结石,癌症,被称为了“宵夜职业病”,人们开始报怨“都是宵夜惹的祸”,让人开始纠结:宵夜,吃还是不吃

1、宵夜职业病,--不健康的宵夜危害健康

  影响睡眠假若在夜间吃完宵夜就上床睡觉,或是一下子兴趣大开,吃得太多,比如看电视,边看边吃,一些高热量零食,炸薯条,薯片,面包,饼干。吃完没有适量的活动,胃内的食物不能及时排空,正常生活节律被打破。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胃黏膜上皮细胞会分泌胃酸来消化食物,容易造成胃酸反流,损伤食管

诱发肥胖吃宵夜热量太高,或吃得较多,过于油腻,有些人晚上喜欢叫外卖,习惯吃炸鸡腿的,红烧肉的,就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剩,能量堆积,产生肥胖。再有抽烟喝酒的,不仅会引发身体肥胖,其它慢性病也会随之而来,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高血脂都有可能产生

产生结石没有节制的吃夜宵,会在夜间产生过多的废物,而夜间相对来说尿液的排泄会减少,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无形中会沉积于肾与膀胱,而形成结石

产生胃癌人体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寿命很短,约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而这再生修复的过程,一般是在夜间胃肠道休息时间进行的,如果经常在夜间进餐,胃肠道得不到休息,其黏膜的修复也就不能顺利进行,同时,晚上的宵夜长时间停滞在胃中,胃酸大量的分泌,对胃黏膜也造成刺激,长时间如此,就容易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抵抗力减弱,如果再经常进食一些致癌物质,如油炸,烧烤,煎制的食品,更容易对黏膜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胃癌的发生

看到不健康宵夜带来如此多的隐患,可能有朋友会想,为了健康着想,那干脆别吃宵夜了,其实不然,营养师建议朋友们,宵夜是非常有必要的,假如你吃晚餐的时间是晚上7点,一直到隔天早上7点才吃早餐,其中相隔12小时,还在一直熬夜,进行脑力劳动,进行着消耗,不进行点补充,对肠胃健康也是非常不利的。

健康吃宵夜服务夜生活

首先要选低脂肪的,少能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

其次容易消化,不给肠胃增负担,还要有体积,能产生饱腹感的食物

然后量一定要控制,不能影响后面的睡眠质量

三、营养师推荐,健康吃宵夜

杂粮粥(可以是白天煮好的,晚上直接加热食用),可以加入燕麦,莲子,不仅不会迅速生高血糖,还能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如小米粥富含B族,色氨酸,适合晚上食用

酸奶,豆浆选择饮品,不仅可以补充身体缺失水分,还能及时供给了钙,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尽量不要选择瓶装碳酸饮料,其中隐形糖,也是造成能量堆积的一大隐患

低盐饼干实在不愿动手的,就准备一些低盐的杂粮饼干,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但是量一定要控制,而且不建议去泡制方便面,高脂,高盐,对健康埋下隐患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宵夜不要等到饥肠辘辘的时候再去吃,要在睡前两小时就去适量补充,这样不仅不会由于过度饥饿而摄入过量,还能在工作完后及时的睡觉,不至于给肠胃增加过大的负担

合理的选择宵夜,为夜生活的健康加分,用心对待,您值得拥有。

 

 

本文已约稿,请勿转载,谢谢。

董明方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新浪微博:@营养师董明方

QQ:35770173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