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叔同《送别》选用词语的意象

(2018-06-04 17:23:25)
标签:

365

诗词

日记

分类: 日记周记

李叔同《送别》选用词语的意象

 

《城南送别》标注的词作者为李叔同、林海音,周鑫泉作曲并编配成“混声合唱”。为更合诗意蕴含,福州大学晚霞合唱团指挥李松华老师将“一瓢浊酒尽余欢”改成“一壶浊洒尽余欢”。“一瓢”简陋、朴素、穷困潦倒的意象,而“一壶”更显得气派难舍、斟酌不尽、寄怀相勉、依依惜别的意境,怡山叟觉得更符合李叔同的家境背景、心情心境。

 

关于李叔同送别歌词中所选用的“意象”,通俗的说,就是选用词汇的象征意义,当然以下这些词语还有许多别的意象,但这里仅就“送别”: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怨恨离别。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柳:“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之习。古诗中常用“柳”表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游子思乡之情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更让相别的知交“怆然涕下”。

 

夕阳: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至于其他的意象,就不一一例举了。就歌词来说,第一段主要采取种种意象渲染送别环境。第二段也有某些意象,但主要用知交、零落、离梦之类词语表达送别心境。环境、心境,构成主客观情感的一致。

 

怡山叟2018-06-04周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