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孝经》第二十七讲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2014-12-29 20:40:34)
标签:

文化

育儿

儒释道

情感

教育

分类: 国学经典--儒释道传统文化

第二十七讲

http://s6/mw690/002Edux8zy6OLEfZBJ345&690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TITLE="《孝经》第二十七讲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

原文: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翻译:逆天而行,百姓就无法遵从。

 

讲解:顺水推舟肯定要比逆流而上容易得多,顺水就是顺应人道、地道、天道、规律和自然,孝道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根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五伦关系,这五种关系是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孔老夫子只是发现并总结了这五种关系,揭示出了这五种人际关系的根本,他老人家没有发明,也没有创造。所以,用孝道文明来教化百姓和治理国家,就像顺水推舟,百姓也乐意接受,而违背自然与人性的做法,无论是用政令或法律来执行,短时期内也可能实行,甚至还能看到短期利益,但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凡是不符合自然与人性的生产关系都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都会导致“革命”的爆发,从而改朝换代。政权的改朝换代,表面上看换的是统治阶层,本质上换的是生产关系。什么是生产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生产关系能不能跳出孔老夫子所发现的五伦关系呢?现代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上下级关系,君臣;同事关系,朋友。君义臣忠,上级领导如果叫下级去干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情,那就叫不义,下级可以不服从,君不义臣自然不忠。朋友有信,信是信任和诚信,信任与诚信是相互的,你对人不信任而希望别人信任你,你对人不诚信而希望别人对你诚信,天底下无有此事。这就是“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