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领导干部王儒林宾馆办公民意时评 |
分类: 社会小思 |
文/冯相军
政府的办公大楼,一般都是地方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毕竟,这里集中了地方的最高权力,集聚了地方的最高首长,管理着地方的最大事务,谋取着地方的最大利益,鉴于事关重大,老百姓也就接受了这样基本的国情——让领导干部办公条件好一点儿,干事心情爽一点儿,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或许才能让老百姓感觉稍微舒服一点儿。
问题是,有些领导干部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不仅将自己的办公室搞得奢华无比,办公面积要最大的,办公家具要最贵的,甚至还要在办公室里配备上双人大床,真不知道在这般堪比皇宫的办公室究竟能谋出些什么样儿的执政为民的政绩智慧。这还算比较客气的,好歹人家是在政府办公楼里办公,无非是奢华了点儿,阔气了点儿。有的领导干部,比如某市前市委副书记、市长,在位4年,竟然几乎不去设在政府的办公室,而在毗邻总统府的汉府饭店长包豪华套房办公,闹得政府的大小官员们每天得去饭店递送材料,请示汇报,确是给政府办公省了不少的地,给民间繁荣出了不少的力。
有些领导干部不愿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里办公,或自有其道理,窃以为,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里办公,在领导干部眼里,大概有以下几点害处:
首先,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办公,遇到的事情琐碎,看到的人员复杂,不能集中精力筹划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大计,容易误事。领导干部主政一地,造福一方,上头得为党负责,下头得为民分忧,如果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不能全心全意谋大福,那么,党不满意,民不买账,两头不落好。不在办公室办公,就没有鸡毛蒜皮的大事小情的请示汇报,就没有不讲大局不明事理的凡夫俗子的闹事上访,就能静下心来,搞点智慧,干些事情,没准一个政绩工程横空出世就能使得龙颜大悦民意大涨,使得自己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其次,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办公,领导干部丧失了亲民机会,不能准确掌握第一手的社情民意。要知道,现在的干部,很多人都是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根本没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搞的都是为了让领导欢悦高兴。在住地办公,在酒店办公,也算是战斗在第一线,总比在被保安警察围堵的密不透风的政府办公大楼里接触到普通百姓的机会多一些。
再次,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办公,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肯定会事必躬亲,分身乏术,鞠躬尽瘁,透支生命,根本没有时间搞点休闲娱乐。即便在办公室里放上双人床,大概也不能大白天的心血来潮恣意为之。在酒店宾馆,情况就大不一样,尤其是放松休闲的机会和项目更多一些,这对于确保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更高效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定有奇效般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政府办公大楼的办公室里办公,气氛庄重,事务繁多,心理压力大,长此以往,容易抑郁。这年头,抑郁的领导干部大有人在,指不定那一天就毫无征兆地或跳楼或自缢而自杀,要知道,培养一名领导干部的代价,远不是领导干部在酒店或宾馆办公消费的那几个钱可以相提并论的。
若问领导干部应在什么地方办公,必定会让人以为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儿傻里傻气,给人留下的潜台词好像是领导干部不在政府大楼办公室难道在家里不成?听上去荒唐透顶,然生活中并不鲜见,甚至老百姓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不过,近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山西科技推进大会上发了话:一些地方有的领导干部“习惯”在住地办公,不到办公室办公,从今天开始,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律到办公室去办公——王书记的告诫会不会令习惯住地或宾馆办公的领导干部改变习惯,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地点转移到政府大楼的办公室,尚不可知,但让权力的任性受制于民意而回归到常识的轨道上来,确是令人不敢乐观。
尽管为人民服务的金色招牌在富丽堂皇的政府办公大楼的映衬下已经黯然失色,但相对于领导干部在住地或宾馆办公,那里,或许更容易被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看得到,找得见,毕竟,作为人民公仆,那个隐蔽且豪华的所在,不是民意的希望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