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援疆医生-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王光宝
http://pic.wenwo.com/fimg/796235983.jpg
一般人说的外科,按习惯指的是普通外科。其他的外科,比如脑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等,都会加上前缀。
经常有人问我:外科医生是做什么的?
我经常跟他解释:外科医生就是拿手术刀的医生。
有人又问我:为什么外科医生是看肚子里的病,不是看肚子外面的病呢?
其实,外科,就是打开病人的肚子,把病人肚子里面的病变割掉,拿到肚子外面来。外科的外,就是这个把肚子里的病灶拿到外面来的意思。
外科常见有四大类疾病:外伤、炎症、畸形和肿瘤。畸形和肿瘤很少有急诊,而外伤和炎症,就有很多急诊。
外伤中,有一类叫做腹部闭合伤,最常见的是肝脏破裂、脾脏破裂之类大出血,这是最紧急的急诊,不立即急诊手术,往往就会导致病人死亡。
炎症类中,有一种叫做继发性腹膜炎,也就是肚子里有东西发炎了或者坏掉了。这叫急腹症。病人往往肚子很痛,但是一时间却无法明确到底是什么地方坏掉了。有些急腹症,比如急性胰腺炎,不要动手术,也不能动手术。有些急腹症,则必须马上动手术。腹部闭合伤的大出血和需要马上洞手术的急腹症,需要马上动手术。
做了外科医生,打开肚子不难,最难的是,知道要不要打开肚子,什么时候打开肚子。一般非急诊的情况下,借助B超、CT、MR、胃镜、结肠镜、消化道造影等现代化的辅助检查,医生可以有时间做充分的检查,检查清楚肚子里是什么问题以后,再手术,打开肚子。
可是,急腹症和腹部闭合伤的病人需要马上动手术。有时候,查这些检查需要时间;有时候,这些检查只能得到一些间接的证据,却无法明确具体的病变部位。这个时候,就是最考验外科医生的时候,不做手术等下去,也许病人还没查明白就死了;马上手术,万一打开肚子,肚子里没有要外科医生处理的病变,也就是说没什么好割的东西,那这刀就白开了。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真的很难。我已经做了近20年外科医生,处理急腹症和腹部闭合伤的病人也数不清了,但是,每当这个时候,我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在在不耽误病人的病情,和不让病人白挨一刀找一个平衡点,我至今没有把握做到百分之百正确。
老前辈中流传一句话:“七查八查,不如剖腹探查。”他的本意就是,外科医生在临场决断的时候,要果断,不要查来查去,等病人都托到很危险的时候再去动手术。
老前辈们也总结了很多条剖腹探查的指征,方便刚刚入门的外科医生学习和掌握。微博是写给普通人看的,这些指征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指征可以说明,腹腔内有大出血,有消化道穿孔,或者其他比如肠管坏死可能,但是具体到底是什么部位坏了,一下子又查不清楚。如果等完全查清楚,可能病人也死翘翘了。打个比方说,几块不同的肉,比如牛肉,羊肉鸡肉,装在盒子里,如果滴出来很臭的烂水,就说明肉已经腐烂了,至于是哪块肉开始烂了,只有打开盒子才知道。看到滴出来很臭的烂水,就是盒子里肉烂掉的标志。剖腹探查的指征也类似于此。
这个时候,外科医生只能用终极刀法了:剖腹探查。剖腹探查的意思,就是医生把病人肚子打开,找到病变的部位,在手术台上做相应的处理。最早的剖腹探查,切口的选择又是考验外科医生的问题,切口要暴露出病变部位才能做手术。肚子那么大,又不知道病变具体在什么地方,不可能像剖猪肚皮那么剖开呀。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有了腹腔镜,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先从肚脐眼打个小洞,进入腹腔镜后,可以看到整个肚子里的病变,有些病变,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不能在腹腔镜下完成的,在切口的选择上,也明确多了。
剖腹探查是外科医生处理急腹症和闭合伤的终极刀法,这个刀法是抢救病人用的。但是这种刀法也没有定式,只有打开肚子,才能够确定做什么手术。这个时候,需要医生勇于承担责任。这个时候也需要病人和家属,信任医生,配合医生。不能墨迹墨迹,拖延时间。要知道,每拖延一分钟,病人获救的希望就少一分。
当年发生在深圳的八毛门事件,随后引发医患信任危机,深圳市儿童医院多名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病情恶化。
http://pic.wenwo.com/fimg/479666000.jpg
最近几年,医疗界饱受一些不良媒体的抹黑和中伤,医患互相信任降到了很低。一些外科医生,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明确病变部位不敢开刀,免得到时候被人告状赔钱;一些病人和家属,抱着对医生怀疑的心态,拖延必要的及时的剖腹探查手术。这使得一些急诊手术越来越急不起来。详见本人另外一篇文章《越来越急不起来的急诊手术》http://weibo.com/2423757750/CxvsPaeaU?from=page_1005052423757750_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
每一个急不起来的急诊手术,面对逐渐消逝的生命,我都急得几乎要跳脚,我都恨不得把柴乌鸦之流吊起来打一顿。不良媒体人的挑唆,制造了医患鸿沟。没有了医患相互信任,怎么能够齐心协力战胜疾病呢?
http://pic.wenwo.com/fimg/314875944.jpg
没有了医患互信,外科医生再好的刀法也会大打折扣。
我呼吁:对于不良媒体人抹黑医疗界的行为,必须打击!这样才能重新构筑医患互信,断绝医生的后顾之忧,給予病人信心才能配合医生,才能共同战胜疾病。
我呼吁:如果一个医生告诉你需要马上剖腹探查,请信任他!配合他!医生和你无仇无怨,不会害你。就算柴会群这种医疗界的公敌,一旦躺到了手术台上,我也一定会尽我所能给他手术,毕竟病人就是病人啊。
我希望每一个病人都明白,一旦到了手术台,最希望你活下来的,肯定是你的主刀医生。不必说什么救死扶伤,也不必提什么医者仁心,退一万步讲,死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要赔钱吧。
信任是金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