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差班--育人的温床

(2024-01-29 10:46:58)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

回顾以往的教育教学点滴。走上教学之路,一生无悔。把关爱带给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是教师最大的荣幸。

                   差班--育人的温床

   这是学校二楼的一间教室。教室窗外是低矮的围墙,围墙外是平房和院落,还有搭的棚户。

70年代初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没有什么文化整日都在为生活奔波。

 

   那天我正在上课,课堂上有36个学生,不少都是人高马大与小学六年级显得极不相称。

 教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中年男子气急败坏来到面前,指着我大声说,你这老师是怎样教学生的!原来下课时有学生从二楼我们教室的窗户里把东西扔到了他家的院子里。)

   我还未会过神,很快从后排冲上一个学生,你敢说我们的老师!”一面说同时一把掏出一个小刀我算是突然清醒过来,连忙拦在高个学生前面那是一个尴尬的场面,中间是瘦弱的老师,一边是抖狠的学生,另一边是怒气的男子。

不过当那人看站起来的一排排虎视眈眈的学生,二话不说地走了。

这是另外的画面。

我当时一个人住在学校二楼的小房,窗户对小街,早上卖早点的不少,一天早上我刚伸头看窗外,就看见班上的学生(叫冯军大大咧咧地随意拿了小贩的米耙

还有就是远在汉阳的派出所给学校打来电话,三个出走的女孩被拘留在派出所,因饿极了偷拔了田地里的萝卜。她们不愿通知家长,只要我这个老师来领。

  这就是我六年级一个差班,三十六个学生,不少超龄,大多留过级,而且还不止一年 

文革后所在的小学改成了中学。不少教师留校成为中学教师。尽管教学能力还不错,但却无法留下。只能分到了一所学校和周围环境都比较差的小学

当时小学毕业由区里统考,学校想作点改进,于是把六年级学生按成绩分成四个班,一个好班,两个中班,最后剩下36个最差的

谁都不愿意教这个班,当时我算是好说话一点,于是不仅教这个班的数学,还代班主任一般小学都是教语文的代班主任。而一个教数学的年轻男老师当班主任,这在当时小学中不是少见,而是基本上没有。

 

好在我当时孑然一身,一个人住在学校,毫无牵挂。并觉得是一种挑战,于是接了下来,走马上任,成了差班学生的娃娃头。

 

的学生大多是多年留级和认为顽劣的旷课,逃学是常事。年龄大个子高。不少都比我长得高大,如果是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开始的一幕也算是这个班学生的缩影。

 

开始接手并不顺利,大多数都不听你的。不说学习,就是所有的课堂上都是乱糟糟的,下课打架扯皮的不断,有时我真是气急了。因为同样年轻气盛。几次都差一点就动了手。

年轻的教师有时面对不服管理的孩子,还确实有些无奈。我曾最反对打孩子,然而有的时候,家长和年轻的教师,实在是无法可想。

 

我想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三个资历较老的女老师对我的帮助和启发。

从师范毕业那年八月三十一才到学校报道,九月一日是星期天,九月二日开学就正式上课。分配我教五年级三个班的数学,每星期六天上课共二十七课时。每天上午四节课排得满满的,而下午有三天是公益活动,一天政治学习,一天教研活动,还有一天是大扫除(当时特别重视清洁卫生),另外还有工会活动等,基本上就没有什么空闲。而每天一百六十本作业本是非改不可的,而课也不能不备。时间不够,经验不足,还要面临居多学生出现的问题。

 

好在三个教语文的班主任经验丰富,也善于管理,并热心给我以帮助,使我受益良多。

一班的班主任是年级组长,工作认真负责,休息的大多时间往往都用于学生的家庭访问,于是我常常跟随着她去到学生的家里,和家长沟通交流。家访对学生的威慑力相当大,教师必须把握好,一是要经常,一定不能等学生有问题的时候去,这样就成了“告状”,学生虽然表面服了,但内心就会留下不满。我们大多谈及学生的进步,只要求更加努力。因为到了家里,如果学生有些表现不好,心里是忐忑的,好在老师没有告状和揭短,当然是心存感激,一定下决心表现好。表现好还能得到表扬,不好说不定下次老师来时家长就知晓了。

家访。就是教师每次都未提学生的不足,但它还是如同悬在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学生只有唯一的努力去好好表现。

二班的班主任是我敬佩的,她说话总是轻言细语,也从未看到对学生的训斥,但无声威严令学生信服,她组建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不论上任何老师的课,课堂上总是特别安静、

三班的老师对学生特别亲近和关怀,学生都喜欢她,当然班上就十分和谐,虽然有时课堂上活跃了一点,但不碍大局,反倒是学习还好一些。

(多少年来,我算是比较幸运,能和搭班的语文班主任愉快相处,而且对我十分照顾。当我有事外出时都主动调和代课。我还曾搭班一个语文教的好又善于班级管理的老师,那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纪律严明,每次全校集会都让人感到面目一新,而参加活动又能收放自如。难以忘怀去植物园春游,我们班独特于年组,但学生井然有序又玩得兴高采烈,回来时还稍微提前来到集合的地点。就是学习。也一直处于前列。通过我们合作努力,开创了较差学校考入重点中学的先例。)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是在你教他时如何,而是在离开的多年以后。我们有幸参加了已工作多年的曾经的小学生宴请当年教他们的小学老师的聚会。以说明在所教学生心中的地位。)

我永远无法忘怀那些身影,她们一面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同时还尽力关怀帮助她的同事。

 

写这些都只是提供一些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点滴具体事例。也只有具体从事教育,教学的人。才能体会到教师的艰辛。那些无数为教书育人而无私奉献的教师们,为了学生,他们默默地付出了一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毫不夸张,教师确如同蜡炬发光,照亮了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前行。

 

言归正传,回到我的差班。我尝试把那些教师的优点用于所教的差班。

教好学生的前提是充分了解,我于是开始家访。

这是一间小房,最显眼的就是上下铺。师范三年,最熟悉的就是上下铺。整个年级的男生都挤在一间方圆形也许曾经是教室的屋子里,杂乱而拥挤。

而这个家庭的情况似乎更糟,因为好像没有什么落脚的地点

又是一家,低矮的棚户,糊的纸好像难于抵御寒风的浸袭,骨瘦如柴的老奶奶躺在床上,因半身不遂而无法动弹,孙女是我的学生。

还有一家的境况还可以,当看到老师来临,连忙收拾起扑克牌(那时不打麻将)

  ……

我有些明白了学生学习差的部分原因。没有一个能学习的环境,怎样能学得好?

一本书里写到:“同样一颗种子,如果落在南方的肥沃土地上,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只能成为瘦小的树。”

古时有“孟母三迁”。还有“狼孩”。一个小孩如不幸沦落到狼群中成为狼孩,即使再聪明也只会撕咬和爬行。

环境,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一言一行。

(现时不少家长都盼望孩子能成才,不辞劳苦到处学习,但大多忽视一个重要的学习场所--家庭。如果家庭都不和睦,经常吵闹,家长经常打牌玩游戏,那孩子又怎样能安心学习?)

因为教数学,所以就利用数学的优势。通过家访作了一下统计,大多学生没有人管理,基本上都经常挨过家长的打骂,唯一没挨打的一个小女孩是跟着年迈有病的爷爷,没人可打骂她但也从无人管。

因为缺少关爱,长期受到的是简单粗暴的对待,所以就同样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不服说教,狠就是道理。

当然,有个别是过分溺爱。一个学生叫汤五九。母亲五十九岁才生下他。晚年得子,当然是要什么有什么,从小就无法无天。

加上那一带当时周围环境,经常有打街骂巷的,学生当然深受其影响。

 

家中没有,学校就是唯一学习的地方。如果能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让学生能有一个能学习的环境。再加上关爱,也许就是能改变这些差生的途径。

“政治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首先建立了班委会,干部直接由我指定,因为非常时期就只能特殊的办法。

(譬如冯军,尽管缺点不少,但本质并不坏,而且班上男孩大多信服他,于是用其所长。)

 

由于家访,得到家长的支持,加上班干部的带头,班上纪律迅速得到改观。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的环境

 

关心和爱护学生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获得学生信任的重要途径。

 

这些学生至于成绩差,开始是有些未理解,但得不到帮助,迎来的却是鄙视,训斥和打骂。彻底丧失信心,而留级,并不能解决学习上的不懂,因而越留越差。不少留过几级,早就该到中学了,无奈还留在小学里混日子。

为了改变现状,我希望通过关爱,建立学生信心,然后凝聚班集体。

 

开始并不顺利,大多数都不听你的。非常的班级,必须要特别的方法。当然不能单打独斗。我立即组建班委会。并指定冯军为班长,那是个长得魁梧的大男孩,听说是男孩们的头,开头说的拿小贩米粑的就是他。

我和冯军进行了较长时间比较亲密的谈话(不是以老师对学生,而是作为朋友)。我相信他有能力,并能和我一起把班级搞好。

任何学生都有向好向上的一面,往往是教师未能重视。当你给与信任,他就会展现和发挥能力。

  冯军和他的伙伴成了我得力的助手,班上是纪律迅速就得到好转。我一再强调了班规:你可以上课不听,但绝不能影响别人的学习

 

  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我搬来一个课桌,也是办公桌。和学生一起上课,下课一起活动。我上课时是老师,因为要教学生学习。但下课后就是学生中间的一员,和他们同乐同喜

  很快就和所有同学熟悉起来,因为从不责备和训斥,大家都喜欢和我亲近。学生有不对的地方和数学题不会,我首先承担是我未教好的原因。(这是我一直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不好,首先是教师未教好,其次是家长未督促,最后是学生不认真。)

   

  譬如开始提到别人进教室指责。虽然他离开了。但一堂课也没有继续上。我几乎讲了一节课。没有批评任何人,也不追究是谁扔的。只是检查了自己,我谢谢同学们维护说明你们在意这个老师。但别人说的是对的把东西乱扔到下面,你们可能并不懂危害,但作为你们的老师,并没有教好你们不做些对别人有损害的事。所以是我的责任。

   

但别人说的是对的,你们这样喜欢我,维护我,不愿别人说我,但我却没有把喜欢我维护我的学生教好,如果你们真正喜欢我,维护我,那么就努力把学习搞好,少做错事,让别人高兴的说,看,那是胡老师的学生。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把东西扔到下面去,而且很少人再抖狠

 

 学生出现问题,作为教师要敢于承担责任。这样不仅不会丧失威信,反而会得到学生出自内心的尊敬。

  我永远认为:譬如说学生有的不会,首先是教师要检查。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

 

  对于差的学生,提高成绩,才是一切的根本。而改变课堂教学,就是关键。

         历史课

因代班主任只教一个班的数学,课时不够,所以还代副课,于是还教这个班的历史等课。中小学的历史课,既不重视,学生也不欢迎。老师和学生基本都是在混。往往学完,学生没有任何印象。

我于是从实际出发,一反常规。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诗词的朗诵中。提到秦始皇,也就是中国历史秦朝的第一个皇帝。在当时的战国秦,楚,齐,燕,赵,魏和韩七国中,他利用商鞅变法,改善国内经济,增强国力,加上利用张仪连横,分化各国,当然讲到白起的几次大战。(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最终统一中国。统一了度量衡,修建了万里长城。

至于汉武,指秦朝后的汉朝的汉武帝,当然要讲汉朝的建立,楚汉相争,韩信十面埋伏,逼项羽乌江自刎

对于汉武帝,主要讲了卫青和霍去病。长途突袭,千里奔骑,大破匈奴,杨我国威

在课堂上我恺恺而谈。学生则如醉如迷,在历史故事和情节的影响下,课堂上静悄悄的,仿佛历经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场景

历史课使我成了学生的偶像,深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但改变学生的成绩,重要的还在于数学。

 

       数学学习

根据学生基础差,我作了如下改进。

上课简单明瞭,大胆删去繁复的题。

重视课本教材。课本不只是为了布置作业和做哪几道题。严格要求学生熟读课本,背法则和概念。

早自习一般都是读语文。但我用来读数学课本。背概念和运算法则。这样看起来是最笨的方法。但对于较差的学生,无疑就是捡到了法宝。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对于数学中的概念和计算问题,只要你熟悉了和记住并按法则去做,就是再差的学生也不会成问题。(当然繁复的计算我根本不要求学生去做)

加上我强调必须养成认真审题和检查的习惯,这样就保证了不出错。于是轻松地解决了概念和计算两大部分。

至于应用题,大多学生繁复和难的不做。学得好的几个学生另外布置。我花时间对各类基本的应用题建立了一套程序模式,大多差的学生只要按模式套用就行了。(这实际上相当于在的玩手机,一步一步按要求去做,哪怕再差的学生,玩起手机往往是得心应手。当然那时是没有手机的)

练习和巩固是不可少的,我用小黑板布置每天5题,并在课前和上课时检查,当然,要求是不会做的不做,但要问同学和老师。

我向学生明确责任。不会,是老师我没有教好;但不按要求做和不审题检查把会做的做错了就是你的问题。

  由于措施得当,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快地得到好转。我及时打气,让他们建立信心。一定能学得很好,于是士气大足,学生越学越带劲

 

一年,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也是朋友和亲人,深受每一个学生的喜爱;这也是一个较优秀的班集体,不论是纪律还是学习,都不再落后,尤其是最后的考试,数学成绩虽然比不上快班,但已大为超越了中班。

毕业了,我们愉快地合影。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我感到特别幸运。在我的教学之路的路上,能教育一群较特殊的学生,并深受他们的爱戴,让他们思想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到,走上正确的生活的道路。这也是教师的职责和荣幸。

 

“差班”的经历。让我深感教师唯有对学生的爱,才能真正得到学生的尊敬;在教学上唯有“因才施教”,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后记:    

 搬家

  差班的学生早已去了中学。我继续在原小学上课。并已成家。因为居住的学校的房子拆迁。我在学校附近建的楼栋里分到一间小两室一厅的住房。六楼,朝北,面积不大,但总算有了新的住所。

  挤在学校半间办公室里的我准备搬家。那时没有冰箱等重的大件,但零碎的东西还是不少。大的家具是床和五屉柜,都是我自己做到。这是文化革命最大的收获,我学会了做木工和油漆等。于是在结婚时自己动手打了夹板床和五屉柜(还是雕的虎爪脚)同时刷了当时最好的聚氨酯清漆。此外还有方桌和方凳,就只夹板床上的棕床是买的。

   搬家时还有一座台式电扇。原来的同学在二十中,代买的校办工厂的优惠产品。

   再就是一台当时少有的12寸的电视机,是我买零件自己组装的。(这台电视机有过风光的时刻,在学校宿舍还未撤迁时,它是住在哪里的哪些家里唯一的。于是我们家成了放映场所。往往晚饭后,几家的大人和小孩,挤在小小的电视机前,屏幕上的什么铁臂阿童木,让大家不亦乐乎。那时的邻里,亲密无间。不像现在,不相往来。)

 

   我应该是那时最贫困的教师,当时小学教师的工资极低,每月还不足四十元(三十九元五角),而我还要承担两个小孩和两个大人共四人的生活,其困苦程度难以想象。记得很多时候只能每天吃一角钱一捆的白菜。永远无法忘怀那一天,她管理小孩去了,我吃忘了形,连白菜也未给她留下一点

 

   搬家有点难,因杂乱的东西不少,又没有钱请人。

   原来差班的学生大多都住在附近,不知是谁得知了搬家的消息,非要来帮忙。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约来了一大帮。到中学去后的他们更是人高马大。

一群人兴高采烈。男的抬柜搬床,女的抱被子牵小孩;有的抱电视机,拿电扇,提煤炉,还有扛桌子,拿板凳。一路上浩浩荡荡,迈向不远居住的六楼新房。

   场面有些震撼,而且是少有的这么快。不一会就搬好了,大的物件都安排到位。

家中因人多,显得格外拥挤。学生们于是纷纷告别。满头大汗的他们只能在水池洗完手,因为没有生炉子(当时都是烧蜂窝煤),也就无法喝上一口开水。

 最后剩下我们一家,面对大大小小安放好的物件,我想起和差班学生门过往的点点滴滴,不由得百感交集。

 

 

                    面包

 好多年后,差班学生的记忆已模糊。我这时在区奥班上课,那是集中了全区最优秀的学生班。同时因鄱阳街小学校长的邀请,在该校培训参与竞赛的学生。

 奥班上课地点和鄱阳街小学处于原租界,有不少西式糕点店铺。我们家条件已大为改善,加上对面点有兴趣。于是往往上课后就买些糕点和面包带回去。

这是一元路附近的一家小面包房。同大多数一样是前店后厂,临街有销售的窗口。因为口碑还不错,时而有来买的人。

我选择了几种,售货的女青年包好后又从里面拿来一份精美的面包。笑着说这是送给你的。我才注意到她的面容,这不就是那大胆泼辣的三个出走女孩中的一个吗?不过女大十八变,如今却显得清秀文静,看着这曾经从派出所领回她的老师,笑容中带着一丝羞涩。

一时有点麻木,讪讪地问你妈还好吗?那次送她回家后,倒是和她妈妈谈了不少。这是单亲的家庭,母亲带着她,只顾打点小生意,无法看管,只有任性。不过对于我,她觉得很少见到这样关心学生的老师,倒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拿着面包回到家里。觉得虽然吃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但这份面包却是甜到了心里。

 

感谢上苍,使我能有机会接触这群特殊的孩子。能给与他们教师的关爱,在幼小的心灵上洒下一丝甘霖,而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当他们走向社会,能自食其力。且社会和大众效力。那么作为教师,感到慰籍

  

 预告:我的命运。起伏不定,时而处于高峰,又往往跌倒谷底。而走上教学之路,也是高低不平。这不,前送走一批成绩和各方面都最差的孩子;后迎来一群最优秀而且在竞赛中获奖并取得第一名的学生。

   下一篇:“奥班”--成材的摇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