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分类及其理解
由于研究者们所持的观点和所依据的理论不同,对学习进行分类的标准、角度和出发点各异,学习的分类大致分为四类:
一、根据学习结果,加涅提出,具体分为:言语之时、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二、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学习者的理解程度,奥苏贝尔提出,具体分为: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
三、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布鲁姆提出,具体分为:认知的学习、情感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
而联系大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则根据学习的对象和内容划分学习类型。从学校教育的现实看来,学习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基本上可划分: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种类型。
1.知识的学习包含了:①概念的学习、②原理的学习、③问题的解决三部分。
①
概念的学习:人们说话和思考问题都要运用概念,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概念的学习。概念是之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食物或观念的符号,例如:笔有钢笔、圆珠笔、铅笔、毛笔等,其共同的特征是“书写的工具”。
此外,心理学家赫尔、布鲁纳、罗斯和奥苏贝尔都对概念学习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解释,对我们提高概念学习的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②
原理学习:是建立在概念学习之上的,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定理、定律、公式等。
③ 问题解决的学习:是学习的高级形式,是对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为前提与基础,根据问题的要求对其进行重新改组和组合,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在问题解决的学习中,学习者能够在新的完全不同的情景下,综合运用先前以习得的各种不同的规则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2.动作技能的学习:动作技能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身体动作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动作技能的学习是比知识的学习高一层次的学习行为,它不仅有知,而且有行,是知与行的统一。知识的学习是以对概念的理解为基础,而技能学习则必须以对一系列操作程序的掌握和驾驭为基础。
在内在心理结构中将动作技能还分为:认知成分、知觉能力、协调能力、个性和气质特征。
3.社会规范的学习:是人类社会用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调节个体与群体、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由此来实现对社会的调控,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和稳定发展。社会规范的学习要比知识的学习和动作技能的学习更加复杂,它不仅包括价值与审美观念等情感态度的学习,而且包括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需要创设与他人交往、合作的学习环境,需要巧妙地设置价值观的冲突,并获得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
而我本人经过学习风格测试,自己是属于视知觉学习和听知觉学习的,场依存型学生思维类型偏向于抽象而随机,偏向于左脑型思考的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