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氏太极拳抱球的奥秘

(2024-07-05 14:21:34)
  有一天早晨,我在茶室里喝茶。一位在浦东某公园里教拳的拳友来找我,见他蹙着眉头,似乎遇到了难题。喧寒一番后。他说,经人介绍一位外国太极拳爱好者请他到宾馆里去教授‘杨式太极拳’教完第二式‘左右揽雀尾’后碰到了棘手的问题。那位外国学生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揽雀尾抱球的姿势是什么含义?抱在身躯的左侧?还是抱在身躯的右侧?搏击时如何使用?那拳友一时无法答。以今天累了为托词,答应明天再教。匆匆赶来向我咨询,我一,一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他的眉头舒展了,连声道谢。
                对于那位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提问。值得称赞。 杨氏太极拳套路里大多动作有抱球动作,有些是不典型的抱球姿势。为什么要抱球?这要从太极拳的核心技术缠丝劲的角度来理解,抱球的过程就是运用全身劲力的虚实转换;体现在接触对方的两手长短互换,即杠杆力支点和力点转换缠绕旋转对方,当形成抱球姿势时,对方已被牵动重心,随后就可以发劲冲击了。假设对方是训练有素的高手,在我抱球将要成形,失去平衡时迅速反旋,脱出缠丝螺旋圈,以保持平衡以便反击,我即随其反旋之后,反向施展抱球,与其反旋之力形成合力,其会加速跌出,就是拳论所说的‘欲向右先向左。套路里左右揽雀尾就是这模式,左右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也是。倒撵猴是后退;云手是横行;斜飞式是前后都是不典型的各种方向的抱球。陆游诗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掌握太极拳的抱球技巧,需要不断实践;体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