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练太极拳时是怎样“运气”的

(2014-05-22 17:40:33)

          时常有拳友和学生问我太极拳的运气之法。我以为太极拳是意气运动,练习时应该以意识为主,带动气血加速运行以达到养生保健之效果。

 ‘拳论有云“意气须转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化虚实是也”又云“在神则活,在气则滞”可以佐证。

意到气到,气到血到,血到劲到,是练武者常说的。   什么是意?“心之所为意”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太极拳的“运气”就是在练拳时由意识引导动作姿势不断地变化,而气血随着意的变化贯注到,拳,掌,肘肩,膝。足······各部位。清晰无误地体现出每一式动作的技击含义;劲力的变化和着落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太极拳时清楚地明白每一势动作的来龙去脉;上下势衔接的含义;了解对方会有怎样的应对;又如何随机应变······,能做到这些基本的要求。练习拳架时全身的气血。 才会随着姿势动作的变化周流不息。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这就是演练太极拳时的“运气”。能做到这点,那么整套拳架演练时也显得神形兼备;生动活泼;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酥就是这样形容太极拳的“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之浑然一体也”。

    武禹襄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也提及“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的运气。是在对拳理充分理解和对拳架姿势应用熟悉的基础上。练拳时随拳架姿势变化而行,自然;顺遂;流畅。并不是刻意为之。现在许多人传授的各种练习太极拳时的‘运气’方法纯粹是画蛇添足之举,有百害而无一利,有损于健康。有位网友披露一些因练拳刻意运气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气癌

20世纪90年代,小河沿里一位师傅辈的老先生,右肋长了一个肿块,自己很害怕,到医院做了手术,打开后才发现是一个气泡。这种毛病,过去的行家称之为气痞。陈先生有治这病的功夫,我十几岁时在北京,多次见陈先生给几位老者施术,用一种手法,好像是用指凌空对其患处涌动,每天十分钟,几次就能化开肿块。

练太极拳及其他内家功夫者到晚年多易患小肠疝气,这是最常见的气痞之一。我的两位师爷,骆兴武和阎志高都患有这种病,很痛苦。听陈先生讲:造成这种疾患的原因,一是小腹努气,刻意往下沉气;二是修炼混元气有成,但却不能化之,则必受其害,三是用意领气。造成气滞。

阎志高师爷在晚年写的太极拳论里提到“求气”的危害,确是有亲身体验。内家拳练出的混元气倘属后天有形之物,看似一个球子在腹部滚动,如不知以后天炼先天之理,沉溺于沾沾自喜之中,则百病丛生。有伍柳派的丹书中云:“自然若邪门单行呼吸,以有形为事,故必致有病。何以为病?升提太迟重,则提为邪火,其病头晕。病耳赤肿,医障病。咳嗽痰火病,瘫肿等症。若降下而迟重,则逼沉粗,气贯人肾子为疼病,偏坠病,腹胀等病症。上下两病,皆致人速死,故大异于仙道也。”我最初学武式太极拳时,先跟一位练过十几年气功的老师划架子,这位先生把练气功的方法用于太极拳的行功走架,每一起势,低头猫腰,用意注气,自称丝毫不用力,但却周身僵滞,总以一套拳能打一个多小时而自诩。殊不知内家拳(太极拳)皆自然大道也,以后天之随意“修炼”,用意行气者,必受其寄矣。这些师心自用者多患三岔神经痛或高血压等症。但愿他们能及时醒悟,不要沉迷得太久为好,别误人误己!

······很多人丹田练出点混元气,就用意循督脉引气人脑,此是中风之祸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