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篇
小穆是乘23日下午1点的飞机,12点多她发微信说航班取消,要等另一架飞机。我给她打电话调侃:“您这全攻略,找了个不能住的破旅馆,白扔100元定金,打折机票又取消了航班。”她笑了:“这种事都是难料的……”听我说黄赫很懂事,她高兴地说:“好啊,你这趟就没白来!”
她和孩子在蒙特利尔待了两小时后登机,本来应该晚上9点到温哥华,结果11多点才到,房主开车去机场接她们回旅馆。小穆带了三个旅行箱,主要都是衣服,她说去冰川很冷,需要厚衣服。“大部队”一路颠簸,好在卡尔加里转机时解决了晚餐。

蒙特利尔机场候机厅
列治文的华人占一半,虽然有着昂贵的豪宅,却是最“穷”的富人区,不少华人是低收入阶层,就像我这位房主,如果真富哪会将自己的豪宅作为旅馆?
这里据温哥华市中心较远,要游览四五天,没有汽车出行困难,租车开每天费用百元左右,小穆说租车是浪费,停车也麻烦,不如坐公汽、地铁方便。
第二天,我们在旅馆做了早点,饭后9点多搭房主的车到地铁总站。当地人叫的“天车”,是先在高架路上的轻轨,行驶一段路后进入地下,就像北京八通线过了四惠站就成了轻轨。
小穆买了两张10元的
“一天卡”,可往返乘公汽和地铁,小孩免票。虽是暑期“天车”也不拥挤,全家人下车转公汽,来到斯坦利公园。这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租自行车“环岛游”。

“天车”轨道
地铁口处的音乐人
此时飘起小雨,我们找到附近一家日本拉面馆就餐,又得排队等位,三碗猪肉片的“高汤面”28元,新鲜可口,大人小孩五人吃正好。零星小雨早停,路面干爽,我们租了三辆自行车,我和小穆、儿子欣欣各一辆,共70多元可骑6小时。
我已20多年没摸过自行车,居然还能骑双人的长自行车,拖着小车上的女儿悦悦。骑在弯道、上下陡坡、宽窄变换的路上,开始试行有些歪扭费力,我努力把稳车把,使劲地蹬起来。方向和力量,老当益壮,人生大概也应如此。

斯坦利公园门口

日本面馆人满“为患”
骑车环岛观海,很有情趣,也是一种锻炼,不少来自各地的游客、男女健身者都做了这样选择。一路观赏风景,一路奋力向前,累了有“驿站”供休息、娱乐,渴了有免费自饮水。
在一休息区,两个父女样子白人走到对面,女孩笑着朝父亲努努嘴,表示亲吻,也许昨天与赫赫的别绪引起我羡慕的一瞥,身旁的欣欣看见,朝我会意地笑了,我问:“你看这两人是什么关系?”他望了望那两人骑车离去的动作,说:“应该是父亲和女儿。”他已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判断事物能力。

休息区可以淋浴

在一处山坡上,我们频海眺望,美景尽收眼底。两个青年男女请我为他们拍照,短暂交谈,这是一对香港的旅游伴侣。在海滩上,孩子们尽情玩耍,捡海贝,打水仗。从骑车进入公园绕山环海,到海港码头,再返回公园出口,沿途十多公里,环岛游览了四个多小时。

出租自行车行
下午6点多还自行车后,去赫赫介绍的“胡同”北京饭馆就餐。按地址坐公汽,下车找到“胡同”,饭馆门锁着,隔窗望去空无一人,里面桌椅凌乱,似已歇业关张,却不见告示。
尝不到老北京风味,我推荐前天那家日本餐馆。我们转乘公汽到后,竟没有一张空桌,前台日本男服务员用英语说,人多需要预定座位,今天不能接待了,很抱歉。小穆说前天来过认为不错,才从远处再来……男服务员听后,说可以先在吧台点菜,有空位就去,没有只能在吧台就餐了。
我们坐上吧台,点的菜端上来不久,男服务员跑过来告诉有了桌位,两个女服务员立即帮着把菜端到一张靠窗收拾干净的大桌。我们点了两份炸虾、炸鸡块、还有酱肉、炒饭、青菜,加了汤类和啤酒,一共才70元,欣欣说好吃还要再来,日本人的餐饮服务可见一斑。

日本料理“谢客”
回到旅馆后已晚上9点多,我感到很累,主要是长期缺乏锻炼,以后要多骑骑自行车。亲戚杨李来电话,说明天中午请我们吃早茶。她是遵义表姨的女儿,从部队专业后,在云南省一家媒体工作,后与丈夫定居温哥华,如今已经七八年。
这样,
6月25日上午没有出行,也正好休息一下。中午12点,杨李带两个上初中的女儿,开她那辆七座凌志SUV来旅馆,接我们全家吃午饭。“龙皇海鲜酒家”,一看便知是港人所开,地道的粤菜,进去餐厅,少见的食客盈满,大都是华人也有一些老外。

杨李很热情,不断地点“早茶”,撤下笼屉又上小锅,嘱咐领班要炸活虾。欣欣点了鱼翅捞饭,是否想比较北京“潮江春”爱吃的这道菜?我和杨李聊了许多遵义的往事,她丈夫现在国内出差,一个人照顾家和孩子够忙的。虽然两人初次见面,我又生长在北京,但游子的家乡亲情是相通的。饭后杨李送我们到“天车”总站,她还要去上英文课。

下午我们去了加拿大广场,这是温哥华中心的海滨,也是标志性的胜地,高楼商厦林立,碧海蓝天,风景秀美怡人,游客如织,观光车载客浏览大街、港口、市容。平静的海面上,游轮小船缓缓而渡,起降的水上飞机泛起雪白浪花......


4D大影厅可带人模拟“飞越加拿大上空”,据说有些惊险,我带欣欣、悦悦先去尝试。坐上专用椅扣好安全带,众游人立刻双脚悬空,随着雄伟的“山河交响乐”,头顶白云繁星,时而翻越崇山峻岭,突然直降大海平原,侧身与枫林、松树、麦浪、油田、巨轮擦肩而过。
阳光照耀的圣劳伦斯河,高耸夜空的国家电视塔,巍巍冰川、悬崖瀑布迎面扑来,喷溅出清凉水雾,场内发出阵阵呼声……20分钟的模拟“太空游”,刺激、惊心动魄,一展加拿大骄人的国粹、壮丽奇景。我们出来后,小穆听我讲了,禁不住自己壮胆一游。

我们在海岸上等小穆,一位穿身黑上衣厚长裙中国女子在路边徘徊,大热天她的装束引起我的注意。只见她扶着围栏凝望海面,一直低头用手机发微信,不时又左顾右盼,似乎顾虑重重,呆滞的目光流露出一丝哀怨。我在想,她不会是寻短见吧,如果真这样,自己是报911还是......
正当此时影厅散场,她过去与出来的两老一少中国人走了,原来她也是在等人。我对小穆说了刚才没能“见义勇为救同胞”,她听了笑道:“你想当余永泽呀?”

太空影厅飞越加拿大
6月26日,我们去了“格林威尔岛”,有著名的集游览、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大市场,是由废弃的工厂改建而成,加拿大人很会“废物利用”,不会浪费资源。场内各种副食、菜蔬、服装、日用品十分丰富。
大桥下的酒吧、餐厅不乏美食者,海边的划船人自由地挥动着木浆。我们在这里逛到中午,买了一些有特产食品、水果,在海边餐厅吃西餐,欣赏街头艺人的音乐、杂技表演,也体验一把休闲生活。
废工厂改造成大市场
“闲庭信步”

自由单桨

刚出炉的面包

小家伙给街头音乐家“捐款”

受喜欢的杂技表演
儿童乐园中,不同族裔的儿童聚在一起,说着同一种英语,自发地友好玩乐,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给大人也增添了许多愉快。然后我们去了岛上专门的酿啤酒厂,在这里参观啤酒制作的工艺流程,花十几元品尝了九种不同颜色和口味的啤酒。
天使与天鹅对话
标记九种口味的啤酒
常听人说温哥华多阴雨,来此七天只下了一次10分钟小雨,哪来的多阴雨?全是大太阳天,最高气温达到30度,我们都感到很热,虽不太干燥,却觉不出“海洋性”气候。街上、旅馆周围的草地都已发黄,明显缺少雨水,住处的华人对我说,夏天是不怎么下雨,今年的气候也不正常。
松基山是温哥华的最高峰,我们坐缆车上山,俯瞰了城市的繁华建筑、纵横交错的街道、港口巨轮、海天一色的全貌。半山腰的景区,有凉爽的半圆形餐厅,可以边就餐边观景,一些老外坐在露天餐桌,视野更开阔。
我们还是进餐厅内,点了特色“松基脆饼”,味道一般。天气热得让人出汗,这是来加国两年才有的“待遇”。
烈日下,大家有序地排队等缆车,没有一人“夹塞儿”。下山后,我们乘“天车”返回,在总站一旁的“上海人家”饭馆,打包了一盒不加辣的水煮鱼,18元(相当于人民币90元)。小穆说女服务员的态度挺傲慢,我说,因为你没在这儿吃饭,要不就是你不是上海人也不是常客。

进入地铁后的“天车”
我们再转公汽到旅馆,晚餐小穆蒸了米饭,炒两个青菜,买的鱼真是“水煮鱼”,只有不多的鱼片味儿。温哥华的住宅几乎都不按空调,夏天却并不凉爽。晚上9点天气降温后,才带孩子到社区游乐场乘凉,房间里还是热。
6月28日结束了温哥华夏日游。上午10点,行李寄存在旅馆,回来还要住一天。我们迎着炽热的太阳,转乘两次公汽到达海港,买完票在候船大厅等约一小时,坐上开往维多利亚的游轮。
2015年7月2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