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东黎
黄东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52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金花”带来的联想

(2012-02-04 16:43:13)
标签:

澳网

金花

李娜

中国女网

黄东黎

分类: 体坛随笔

  第27篇   

   

    刚结束不久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李娜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被比利时的“妈妈级”选手小克逆转击败,痛失半决赛资格。
    李娜的世界女网排名因此由第5跌至第9名,她内心一定很郁闷,也没能给中国网球迷的春节添上一道“额外大菜”。我可以不看春晚,但中国“三朵金花”的澳网比赛却差不多都看了,对李娜、郑洁、彭帅先后遭淘汰感到扼腕,但综观她们的表现,败也不足为奇,主要还是技术和体能问题。李娜是最有希望的,没有输在技术体力却输在了毅力和坚韧上,她在掌握四个赛点的优势下,居然能让对手一个一个地追平赛点,最后战而胜之。李娜败得实在有点儿窝囊,赛后她也流下了少见的眼泪。
    前两天,李娜、彭帅、郑洁、张帅一起到深圳参加联合会杯比赛,几位多年独自征战世界比赛的职业网球手,这次由国家全包打起了比赛。在首日均以3比0完胜中华台北队后,几位金花轻松地相互打趣:“有国家队帮忙打理的日子,太舒服了!”
    “职业金花”带来的联想

    李娜等人都是由国家花钱多年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职业化后各奔东西独立打比赛,一切自费自理,她们有自己的技术教练、经济人、医生等私人团队,当然不菲的收益也基本都归自己所有和支配。这种“先公后私”的待遇,国外运动员是难以享受到的。
    对这次又归队的金花们,中国网协照顾有加。国家队安排了男队员给她们当陪练,提供医生来保障她们的身体状况。过惯了“单干户”生活的金花们,又过起了久违的“国家”生活,可谓自在极了。实在的李娜笑称:“我现在连喝水、吃东西、领饭票都有专人照顾,真想一直留在国家队了。”
    在外面“混”得最好的李娜都这么说,不禁让人想起乒乓球。这是一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就是国家花钱培养、包装的“国球”队,他们拿着国家薪金,训练基地南到福建、广东北至河北、山东、北京,出国比赛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全由国家出资。有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你再不出好成绩对得起谁呀?于是,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打遍全球的“乒乓国手”,包揽了几乎所有的世界冠军,以致中国人都不太感兴趣这种毫无悬念的比赛,更别说外国人了。

    相比之下,国外如德国的波尔、乌克兰的萨姆索诺夫等一批乒坛高手逊色多了。他们平时的训练、生活、行程、比赛(奥运会等大赛除外)基本上是靠自己努力和自费去完成的,根本谈不上中国运动员得天独厚的享受。他们几乎是以“个人自理”代表国家与“中国打理”的个人在比拼,更没有那么多的支持者和社会赞助。这种明显的不平等,加上中国政府坚持不懈乒乓球运动的投入和发展,积累50多年的经济、技术和人力资源,再优秀的外国运动员也难攻进中国乒乓这道“万里长城”。
    乒乓球只在中国吃香并不被世人看好。一次,我打完网球不久,再拿起乒乓球拍,站在一米多见方的球桌前,真有儿童玩具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不被老外看中的原因之一。而被国际体坛重视的、能满足人们视觉精彩、对抗激烈的“足、篮、排”三大球,我们却一直是弱项,尤其是男队,顶多男篮还能在亚洲占有一定优势。要提起足球,那就叫一个惨不忍睹,中国足球迷早已失去耐心和信心。连一个120万人的小国卡塔尔队打败中国队都不费劲,国际足联就能让卡塔尔举办世界杯,气死你还没脾气!
    也许中国人的体力、意志和反映等综合素质,不太适应肢体接触、对抗性激烈的球类比赛,只能在最小的乒乓球赛中一显身手。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越小的球,体力消耗、对抗性越轻的(乒乓、羽毛球)成绩越好,越大的球,体力消耗、对抗性越强的(网、排、手、蓝、足球)成绩越差。

    中国的球类什么时候能由小到大,成绩随之越大,转变小球强大球弱”的怪圈?这才是应设法解决的问题,不能总以小球优势满足“自尊”。
    同样的华夏子孙,同样的“五谷杂粮”和不尽相同的环境“待遇”,女网的几名职业金花以实力和战绩,还是让国人看到了些许自信和希望……

                                                                        2012年2月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