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总复习教学设计

(2015-01-22 15:17:3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总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查漏补缺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部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乘法  

    第四单元、运算律               第六单元、除法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2、图形与几何  第二单元、线与角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3、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  

    4、综合实践: 数学好玩

    课时安排建议:

    内容 建议课时数

    数与代数 3

    图形与几何 1

    统计与概率 1

    复习目标:

    1、在解决“独立思考”的问题中,主动回顾本学期已学内容的相关知识,再次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梳理构建出同一领域一些内容的知识网络图,体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知识与方法。

    2、在“相互启发”的学习中,通过充分交流前面学习中所积累的经验,分享收获、体会与智慧,加深对一些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体会其核心含义,把握本质。

    3、在“练习”的典型题目解决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升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4、养成回顾、反思、梳理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总复习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对实际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复习措施: 

    1、按总复习单元的顺序进行知识方块分类的疏理性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2、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习。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习。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行复习。看,看课文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词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及练习册上的有关练习,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习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3、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习。针对复习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习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习。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习和集中复习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习,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

 

 

 

复习数的认识

    复习内容: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梳理学过的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形成数的结构图,整体把握整数。

    2、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以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3、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复习重点:梳理学过的各种数之间的关系,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以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复习难点:对数的认识的相关知识系统地整理。

    复习准备:课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数的认识的相关内容。

    二、回顾与交流。

    1、梳理学过的各种数。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哪些数?你能尝试整理一下吗?

    (2)学生独立回忆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整数

 

正整数

 

自然数

 

 

 

 

 

负整数

 

 

 

分数/小数

 

 

 

 

     2、复习“认识更大的数”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数的读写(读书、写数)

  认识更大的数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改写(大小不变,计数单位改变)

                     数的改写(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4)即时练习。

    ①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②完成教材第102页第3题。 

    3、复习“生活中的负数”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及意义

生活中的负数

 

生活中常见正负数的实际意义

 

 

正负数的读写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101页第2题。

    三、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复习乘法、除法

    复习内容:乘法、除法

    复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运用乘、除法的运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复习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准备:课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乘法、除法计算的相关知识。

    二、回顾与交流。

    1、复习“乘法”的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列竖式笔算乘法(三位数乘两位数)

乘法

 

估算(化大为小,以小估大)

 

 

计算器的使用

 

 

探索算式中的规律

    (4)翻阅自己的作业本,整理以前的错题,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

    2、复习“除法”的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调商)

 

除法

商不变的规律

 

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时间与速度

 

总价、数量与单价

    (4)翻阅自己的作业本,整理以前的错题,说说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4题。

    2、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9题。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复习运算律

    复习内容:运算律

    复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巩固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回顾与交流,巩固运算律,进一步理解运算律的意义,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复习重点:巩固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复习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准备:课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算律的相关知识。

    二、回顾与交流。

    1、复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1)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翻阅自己的作业本,整理以前的错题,说说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的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

    2、复习“运算律”的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交换律(a×b=b×a)

    运算律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的性质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4)翻阅自己的作业本,整理以前的错题,说说在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在小组内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5题。

    2、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复习线与角、方向与位置

    复习内容:复习线与角、方向与位置

    复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理清它们之间的练习和区别。

    2、通过回顾与交流,进一步理解垂直、平行的意义,能熟练画垂直和平行线。

    3、通过回顾与交流,进一步巩固认识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量角的度数,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4、通过复习,巩固方向与位置的知识,能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正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复习重点:巩固线与角的知识

    复习难点: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准备:课件、三角尺、量角器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线与角、方向与位置的相关知识。

    二、回顾与交流。

    1、复习“线与角”的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线段、射线、直线(特点、区别、练习)

 

 

相交与垂直(垂直属于相交)

线与角

 

平移与平行

 

 

旋转与角,认识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单位、量角

 

 

画角

    (4)说说自己对平行与垂直的理解,和同学交流一下怎样画平行线和垂线。

    (5)结合自己操作时的体会,说说画角、量角时应注意什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功经验

    2、复习“方向与位置”的内容。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方向与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线路图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3页第1—4题。 

    2、完成教材第103页第5题。

    3、完成教材第104页第6—8题。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复习可能性

    复习内容:复习可能性

    复习目标:

    1、通过回顾与交流,进一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2、通过回顾与交流,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进行交流。 

    复习重点: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体会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复习难点: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复习准备:课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复习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二、回顾与交流。

    1、在这一部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独立反思、回顾整理,然后小组展示交流。

    3、汇报交流,师引导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可能性 

    不确定性(随机现象)

    可能性有大有小(定性描述)

    4、关于“不确定性”,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5、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飞镖游戏”题目。

    6、怎样修改游戏规则,可以使得到最高分的可能性增大?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7、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3题。

    四、评价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