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拨号入口的争夺,运营商将丢失最后一个流量入口

(2014-07-09 10:10:21)
http://res.wx.qq.com/mmbizwap/zh_CN/htmledition/images/ico_loading1984f1.gif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UIvTL5Qibf0j9RhOw31P2IxWKPTaxeLIYfDTa4seZc2m6XZc7GrhHhfiaaciaJwS7YMlic2umqTlLIQ/0

互联网经济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流量经济,BAT三大巨头通过对流量入口的控制,打造了基于核心应用的生态圈,并不断扩展盈利产品线和收入规模,对于没有流量入口的小型互联网企业而言,获取流量的成本变得越来越昂贵,淘宝平台为阿里巴巴带来巨额收入的同时,平台上商家却为获取流量支付大量广告费用,其中80%的商家处于亏损状态。


电信运营商从3G时代开始,逐步开始丧失在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中的话语权,原因在于新的行业生态中,数据流量与增值业务本身的去耦合化,造成运营商逐步沦为数据流量贩卖者,而增值业务的主导权被各大业务流量的入口控制。


例如:中国联通的微信定向流量包,其本质上是在抱微信的大腿,基于微信的巨大用户规模和粘性来赚取微薄的流量费用。而微信则以其巨大的用户流量来打造自身的生态圈,盈利潜力巨大。


三大电信运营商打造的众多互联网业务基地,试图打造自身的流量入口,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但缺少互联网基因以及运营机制上的束缚,使得海量的基础电信业务的用户转移到互联网产品线的过程中不断流失,实际的活跃用户的占比不高。


同时,电信运营商对于自身具有传统优势的一些流量入口,缺乏战略性的眼光,投入明显不足,例如wifi热点的入口,在微信开展wifi热点的自动登录功能后,运营商在此领域也丧失了话语权。而在此之前,运营商多年的wifi热点建设,并没有考虑将其打造成用户流量入口,而只是将其作为数据流量管道。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最近的流行语:不作死就不会死。


最近,包括触宝、搜狗这样的输入法厂商,小米这样的手机厂商,又瞄准了手机原生的“通话”、“通讯录”这些应用,希望把它们打造成一个新的平台级入口。从运营商应对的情况看,反应也是相当慢。中国移动的彩云通信录也上线了1年多的时间,活跃用户的数量仍非常有限。可以想象,国内三大运营商如果连拨号这样的天然入口都被互联网企业所控制,打造自主流量入口的努力将面临全线的溃败。


对运营商而言,是否还有历史机遇,改变其哑管道服务商的宿命呢?笔者认为运营商在移动终端和网络服务方面还有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的优势,如果通过定制机的操作系统定制,仍然有机会在基础通信的粘性服务基础上,打造其流量生态圈。


2013年,中国提出了融合通信的概念,虽然尚未推出具体的应用,但如果不是单纯开发APP应用,而是在定制的Android系统上开发应用,应该可以大大提升融合通信业务的用户粘性。小米打造的智能手机生态圈,其MIUI操作系统功不可没,基于MIUI的IM应用米聊的用户数量也突破的4000万(2013年数据)。对于一家没有任何通信、社交基因的互联网公司,米聊用户数是相当惊人的,MIUI则是小米社交生态圈的核心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运营商定制Android系统+融合通信应用,将为运营商重新建立通信+社交的流量生态圈奠定基础。大家可能想到中移动在2009年发布的Ophone操作系统,在3G时代也曾惨败。分析原因来看,Ophone的合作方是播思通讯当时仍是一家初创公司,在合作策略上有值得商榷之处。如果电信运营商采用定制Android系统+融合通信应用的策略,可以采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操作系统上采用2~3家合作方进行竞争,原生的融合通信应用则可以采用开放操作系统下API接口的方式进行全开放合作。通过竞争机制,相信通过一段周期的运营和优化,相关的产品将逐步成熟。


综上所述,三大运营商目前已经丧失了争夺传统互联网流量入口的时机,如果要避免被彻底OTT化,需要把握4G网络升级,定制终端大量出货的机遇,采用定制Android系统+融合通信应用的方式,重新建立新的流量生态。在开发定制操作系统和融合通信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外部的合作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打造出有粘性的产品,构建流量入口。



 


┄┄┄┄┄┄┄┄智信创元咨询┄┄┄┄┄┄┄┄

移动互联网转型研究中心

移动互联网转型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专注于传统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商业模式探索与系统资源整合的研究机构,为传统企业提供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规划及实施策略的咨询及IT支持服务。

 

机构出版物有《不一样的平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重生战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之道》等专著。

 

公开课预告:传统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公开课即将启程

 

课程受众:

面临移动互联网转型压力的传统企业高管层

 

课程产品划分:

 

A:转型战略思考班(短期班,一天)

B:商业模式与转型战略研读班(短期班,一周)

C: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推进班(长期班,1.5年)

 

课程产品的内容定位及主要价值:

 

A:转型战略思考班(短期班,一天):

  • 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 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关键成功因素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及及领导力要求

  • 借鉴互联网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中的实践经验

 

B:商业模式与转型战略研读班(短期班,一周):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及创新思维工具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并掌握相关战略规划工具

  • 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及领导力要求

  • 借鉴互联网企业及传统企业转型中的实践经验

 

C:移动互联网转型战略推进班(长期班,1.5年)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实践案例及规划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战略、实践案例及规划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领导力提升之道、实践案例及相关方法工具

  • 系统化学习优秀互联网企业实践经验,及传统企业转型经验

  • 遴选具体的转型切入点,开启战略转型,并保持滚动评估

  • 组建私人董事会,获得决策、资源、能力的持续支持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82859523

邮件:marketing@innocreator.com

欢迎关注,获取更多

公司微信:zxcywx

http://mmbiz.qpic.cn/mmbiz/dSwohPPLFeYUIvTL5Qibf0j9RhOw31P2IibCibA3U4PzXltciaSqrhiaj1G6yZicNZOq4Bl9Fs4PVKyZiaYiaWpXU5f2jw/0


举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