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碰巧”
文/宙尔
老河口方言说机缘巧合、适逢、刚好、正好等,叫碰巧,也有说凑巧、正巧或赶巧的,但说得最多的还是碰巧。
生活中这个方言用的还真多。如,遇到一件难事,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贵人来了,人家正好有解决这事的能力或专长,轻而易举就帮助给解决了。此时,就会说:“真是遇上贵人了,正没办法呢,碰巧就遇上您了!”再如,一位男子正当年华,恰是谈情说爱的年纪,就当了民办老师,又遇上同校一个年龄相仿的女民办教师,又互相倾慕,就成就了一个好的姻缘,也会说:“碰巧彼此遇到了一起。”其实,人生就是碰巧,出生、成长、就业、婚配等等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机缘巧合。生在富有还是贫困家庭,有机会上学读书还是没机会上学读书,生逢世治还是世乱,是当学者、老师、公务员等等,还是做生意、种地、当农民工……,无不是机缘巧合中很多碰巧,既有必然性,又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
碰巧大多数时候是要有条件的,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然为什么一样做人,别人就能碰得到巧,而有的人就是碰不到巧?高考制度恢复以前,一个平时就爱读书学习的人,一旦恢复高考,一考中榜,就算碰了巧了。如果平时不求上进,不爱学习,这个巧恐怕一辈子也无缘碰上。
碰巧这个方言在江南一带也有。《红楼梦》的语言很多是村言俚语。原作者不管是曹雪芹,还是曹雪芹所说的“情僧”洪升,曹说自己只是在洪升酒后溺亡,偶然得到洪升的手稿《情僧录》,在此基础上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者。但二人都是在江南京陵出生成长的人,书中用了“碰巧”一词,很大程度上说明南京一带也有这个方言。如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宝钗派小丫头莺儿去给宝玉打络子,王夫人让玉钏儿去给宝玉送荷叶汤,二人便一起去了。接着是:“袭人、麝月、秋纹三个人正和宝玉顽笑呢,见他两个来了,都忙起来,笑道:‘你两个怎么来的这么碰巧,一齐来了。’一面说,一面接了下来。玉钏儿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下。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这里面就有个“碰巧”,方言早已入了世界名著的大雅之堂。尤其是一个“碰”字,再生动形象不过了,似乎还带着响,“啪”的一声,两件事物或两个人就巧到一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