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过“十来一儿”的习俗

(2022-11-02 12:59:41)
标签:

寒衣节

民间习俗

中华传统文化

分类: 散文杂谈
民间过“十来一儿”的习俗


文/宙尔

民间过“十来一儿”的习俗


       老河口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到十月初一日,人们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十来一儿”被称作寒衣节,也叫“授衣节”。
       旧时,这一天主妇们要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有些地方这一天还要发面、炸油馍以示喜庆。孩子们特别高兴,一连多日甚至月余都有炸货吃。因此有“十来一儿,油滋儿滋儿”之说。
       在为亲人添置寒衣的同时,人们怀念逝去的先人,也要为祖先、亡人送去过冬寒衣,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先人的节日。传说,清明节阴间收鬼,寒衣节放鬼,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过去,每年十月一日前人们就到纸店去买寒衣纸(即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买回家后再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然后印上各种颜色的图案,有的还把寒衣纸剪成衣裤状。到“十来一儿”这天“寒衣”连同纸钱一起拿到先人墓前献烧。如今,社会发展了,在新的时代这一习俗也有了新的变化,但人们“十来一儿”怀念逝去亲人,上坟烧纸祭拜的基本内容仍在。
       老人们说,旧社会老河口一带有个顺口溜叫“长工短工,‘十来一儿’满工”。是说不管是给财主干长工还是干短工,“十来一儿”一过,该收的都收了,该种的也都种了,一年的农事就结束了,东家要辞退用工了,污称“放鬼”,不会白养活无活干的闲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外漂泊的穷苦人也该回家与家人团聚了,也算是一种解放。如今新时代,山新水新天地新,阴历十月不冷不热,无论在哪里打工都正是甩开膀子挣钱养家的大好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