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千丈岩、妙高台、雪窦寺、露天弥勒大佛)

标签:
雪窦山风景区雪窦山露天弥勒大佛雪窦寺妙高台 |
分类: 中国国内游 |
雪窦山风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位于溪口镇西北8公里。为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誉。山上有乳峰,乳峰有窦,水从窦出,色白如乳,故泉名乳泉,窦称雪窦,山名亦因此得名。风景区主要包括千丈岩瀑布、妙高台、雪窦寺等景观。
(二)妙高台:又名晒经台、妙高峰、天柱峰。海拔3 9 6
米。顶上有坪如台,名妙高台,约350平方米。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云雾四合,如置仙境。云雾初开,凭栏四眺,爽风迎面,松涛盈耳,近峦远岗,仪态万千;台下亭下湖嵌镶群峰间,被光岚影,别有风情。
据1949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J石8岁时“始上雪窦山见妙岑岭爱之”,“中华民国十六年蒋J石先生建山庄于其地”,自题门楣“妙高台”。山庄为中西合璧,大门内两旁平房各1间,平顶晒台。天井后3间2层楼房,总建筑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436平方米。后来成为蒋J石的避暑山庄。楼上洋灰走廊与晒台相连,芳草绿树环回萦绕,青山碧水拥来眼前,赏心悦目不足言其妙。据说1949年5月蒋氏逃离大陆以前曾来此登临,风光依旧,山河不再,蒋介石不由“神采黯然”。
1968年文化DG命时期被毁,1987年国家拨款重建。
蒋J石办公室
(三)雪窦寺:全称雪窦资圣禅寺,坐落于雪窦山山心。它肇创于晋代,兴起于大唐,鼎盛于两宋,雪窦寺素由禅宗执帜,代有创获殊荣,南宋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今称佛教第五大名山---弥勒道场。
露天弥勒大佛:大佛坐北朝南,为铜质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这是以奉化布袋和尚基本形态为造型的中国化弥勒佛像。大佛居高临下,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扎实坚固,稳如磐石,宏伟壮观,气势非凡,宝相庄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
布袋和尚,名契此,自号长汀子,唐末五代时奉化僧人。他形体肥胖,蹙额大腹,居无常所,语默无常,能示人吉凶,且能知天气晴雨。因为他常以仗荷一布袋,故人称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三年(917)三月初三,布袋和尚端坐在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坐化,肉身葬于城北封山佛塔亭。
布袋和尚圆寂后,人皆以为他是弥勒转世,被奉为大肚弥勒佛。北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首先在寺内塑布袋和尚像作弥勒佛像供奉。此后,汉地佛寺也都把印度天冠弥勒像改为中国化布袋弥勒佛像。千余年来,奉化被称为弥勒应迹圣地。
1、造型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