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p3.pstatp.com/large/37e30002093045a032b7
安徽简称“皖”,位于中国的中东部地区,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省份之一。安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著名的徽州文化名扬天下,安徽省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6年,当时析江南省而建立安徽和江苏,因安徽境内有“安庆府”与“徽州府”取了两个州府的首字而合称安徽,安徽地跨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境内河流众多,这里诞生的皖江文化、徽州文化、淮河文化共同组成了安徽特有的地方文化特质。安徽地辖16个地级市和众多县,在这些市县中有一座位于安徽省的中部,人口数量已破130万,名字中有一字听着非常吉利。
http://p3.pstatp.com/large/37e2000542608ddac1ab
这就是曾经隶属地级六安市,如今归地级淮南市管辖的寿县,寿县古称寿州(名字中的“寿”有着长寿之意,简单好记而且听着吉祥吉顺)也被称为寿春,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著名的淝水之战的古战场所在地。上古时,夏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此时的寿县属古扬州辖地,商朝时沿袭了此制度。西周时这里曾为小的诸侯封国,公元前622年寿县为楚国占领,成为了楚地,后为蔡国之地,公元前447年,楚国灭掉蔡国,而寿县辖地再次并入到楚国。
http://p3.pstatp.com/large/37de0001fc5caadd7ccc
公元前223年秦王政24年,秦军攻克楚国都城,楚国灭亡,自此寿县属大一统之秦国所属,天下实行郡县制后,置设寿春县,属九江郡。刘邦开国建立西汉王朝后于高祖4年即公元前203年分封英布为淮南王,寿春为淮南王国之地。后英布被杀,刘邦立刘长为新的淮南王,都城设在寿春。淮南王的称号在汉武帝时被废掉,改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之地。公元前106年设十三周刺史部,寿春划为扬州刺史部。
http://p3.pstatp.com/large/37e2000542a1d715cce3
三国时,寿春为曹魏政权的淮南郡治所所在地,西晋后的永嘉之乱时,寿春依然为淮南郡治所,归属豫州管辖。东晋时曾改寿春为寿阳,公元383年著名的淝水之战发生在此地,东晋部队收复了被前秦苻坚所占领的寿阳。南朝宋时曾将寿阳改为睢阳,南齐时恢复了寿阳的名称,南北朝的百余年大分裂时间里,寿县几经政权的更迭和名称的变更。隋朝建立后于隋开皇八年即公元588年时设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设在了寿春,后改为寿州总管府。隋大业年间曾改置淮南郡,郡治为寿春。
http://p3.pstatp.com/large/37e300020b6d68eec921
唐朝建立后曾于公元620年改淮南郡为寿州,归属淮南道,唐天宝元年时再改寿州为淮南郡,后复改寿州为淮南节度使管辖。唐末时曾短暂的设立吴国,而寿州为当时的吴国之地。五代十国时,寿县先后为吴国、南唐、后周等政权先后占领。
http://p1.pstatp.com/large/37e50001fded92a4e318
北宋初年时寿州划归为淮南西路,宋徽宗的政和六年即公元1116年时升寿州成为寿春府,辖领5县。南宋初时,寿春为金朝之地,后于绍兴年间收复失地,而设寿春府,此后历经宋金议和后,以淮水为界,寿春归南宋所管。
http://p3.pstatp.com/large/37e700001cb0c3d9c2f6
元朝初年设立行省制后,一开始寿春为河南行中书省所管,后设安丰路总管府,寿春为治所。明朝建立后,寿州直属为南直隶的凤阳府,1369年明洪武二年时,寿州改属为京师中书省,后历经数次府制变革。清朝初,为江南省的凤阳府辖地,康熙六年时安徽省建立,寿州为安徽布政使司的凤阳府下辖之地。
http://p1.pstatp.com/large/37de0001fcde70d296e1
辛亥革命后,1912年废除道府制,寿州改为了寿县。1949年寿县解放,1952年时,寿县归六安专区,后地级六安市成立后寿县属六安市管辖,2015年经过批复,寿县划归为了地级的淮南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