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井子中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总结
(2014-12-14 15:46:30)分类: 学校管理 |
一、学校概况
二、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启动到建设使用过程概述
我校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自启动日起,就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召开全体教工大会进行宣传动员,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师资队伍,兴建活动小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形成了各部门齐抓共管、教师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乡村少年宫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建设的过程中,始终抓住组建的内容与程序、活动的开展与保障以及多渠道的成果展示等三个环节描绘宏伟蓝图;不断完善“五(指“五有”: 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总结、有负责人)四(指“四定”: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三(指“三落实”:活动保障落实、管理评价落实、发展目标落实) ”网络管理体系,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抓住“一讲一诵”(指“道德讲堂”“经典诵读”)两大品牌,努力彰显其特色,充分发挥少年宫“三地”(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的园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地)作用。同时,一种“层层负责,全社会参与”的网络式工作局面已逐渐铺开。通过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使上级主管部门、校级领导、教师、家长、社会各阶层人士齐参与,共活动。通过召开会议、散发宣传单、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明确责任和义务。比如,学生在校活动的安全保障由学校负责,在校外的安全,像坐车、走路等由家长和交通部门负责。鼓励家长节假日亲自接送孩子来少年宫活动。几年来,我校乡村少年宫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现有26个团组,教师辅导员近40人,校外辅导员近10人,各团组均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学校统一安排活动课程,固定各团组活动时间。投入30万元购买器材,基本满足活动需要。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少年宫工作坚持公益性,免费向未成年人服务,让家长学生满意,也得到相关领导好评,因此我校承办了辽宁省2013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启动仪式。
三、组织机构建设
1、
主任:杨桂林(校长)
副主任:衣志理(副校长)
成员:王彤阳(教导主任)
2、
组长:衣志理
副组长:王彤阳
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职责分明,互相制约,互相监督,形成一种管理网络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教师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兼职工作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设置适当的考核比重,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主要依据之一,激发教师参与少年宫工作的积极性和事业心,确保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有序规范、运转正常。
五、辅导员队伍建设
师资来源以本校教师为主,确保每项活动有1——2名辅导员教师全面负责、督促、指导。
校内专职辅导员:音乐教师3人(其中东港市骨干教师1人),美术教师2人(其中丹东市骨干教师1人),体育教师5人,均为本科学历。
校内兼职辅导员:除专职辅导员以外的有特长的文化课教师,均为本科学历。
校外辅导员8人:王丹、滕雅琴、王忠诚、隋龙海、张德胜、赵健青、李忠怡、杨健。
学校通过购买图书资料、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请专业人员进校辅导等方式对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少年宫活动质量。
教师编写活动教材,交学校审核,然后实施。
六、学生团组和参加活动情况
学校少年宫成立思想道德、文化素养、体育、艺术、科技等五大类26个小项的学生社团。
少年宫有固定活动场所,有固定的辅导员,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愿选择活动项目, 参与面达到100%。其中,“道德讲堂”一项无需学生选择,少年宫将根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统一组织实施。
学生活动成果主要通过作品、比赛、汇演、校报等多种渠道展示出来,激发学生活动欲望,个人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在2013年东港市中小学生“中国梦”绘画比赛中我校学生隋鑫瑜、郑卫国的作品获一等奖,崔耀文、孙晓宇、于福正的作品获二等奖,吴显梅等十人的作品获三等奖等。
少年宫活动主要以综合实验楼和操场为主要的活动场所,设备器材不断完善充实,基本满足现有的教学活动需要。
七、重点活动和品牌
1、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依托少年宫的活动场所,开展歌咏、器乐、舞蹈、书法、绘画等文艺活动,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跳绳、武术、健美操、棋艺、木兰扇等体育活动,使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2、开展喜闻乐见的技能培训活动。依托少年宫开展科技知识普及、剪纸、手工艺品制作、电脑绘画、网络知识培训等技能培训活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习惯。
3、经典诵读吟唱并驱,课内外相得益彰,传承文明,浸润人生。每周少年宫活动时间,经典课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在师生或吟或唱中,美文佳句得以永恒的记忆。通过语文 “课前一吟”、诵读小明星的评选、校园 “诵读之音”频道的开通、母子(父子)共读、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传承文明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做好道德讲堂大篇章。我校立足三尺讲台,两周一次的道德讲堂,按照九个环节开展活动:
问自己:问自己的心偏不偏,问自己的心好不好,问自己的心坏不坏。
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文明使者之歌》等。
学模范:观看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短片或红色影片片段,邀请道德模范、英雄人物、劳动模范等到讲堂亲自为师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学礼仪:讲述礼仪故事、学习礼仪规范、了解礼仪常识、观看礼仪短片、了解礼仪历史。
诵经典:诵读一段中华经典语录、时代经典格言或道德名句。
谈感悟:或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或倾诉自己在本堂课的内心道德感悟。
发善心:根据每次道德讲堂主题,凡参加活动的学生均要表态,从身边小事做起,日行一善。
行崇德礼:活动即将结束时,学生依次走到“德”字面前,面向“德”字行注鞠躬礼,旨在提醒学生要时时记住“人无德不立,业无德不兴,道德乃是君子立身处世之本”,“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送吉祥:送一份与本次讲堂主题相关的带有吉祥寓意的小礼品,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吉祥物或印有名言警句的书签等。
道德讲堂,突出学生为主体,构建了“德润港城,善行北中”的浓厚道德氛围,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敬老爱亲、团结互助、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学生的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新风尚得以进一步形成。
八、活动记录档案管理
在组织活动的同时,我们逐步完善档案建设,各个活动小组有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照片、有活动总结。有专人负责,分类管理。
九、下一步计划打算
我校少年宫代表丹东市宣传部和文明办成功地承办了辽宁省2013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启动仪式(2013年10月18日于北井子中学),得到省市领导好评;学校多次被评为丹东市、东港市文明单位;丹东市、东港市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2013年9月我校合唱社团表演的合唱节目获丹东市中小学艺术展演合唱三等奖;2013年10月学校获东港市汉字书写经典组织奖;2013年10月学校获东港市中小学“中国梦”书法绘画优秀组织奖和中学校园艺术节活动中先进单位等。我校绘画社团辅导员何振利、郑海燕在东港市中小学生“中国梦”绘画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郑海燕执教的“手绘线条图像”一课获东港市二等优质课;我校合唱团辅导员宋春香在丹东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东港市中学校园艺术节中我校展演《歌曲联奏》获器乐类一等奖、《花之韵》获舞蹈类一等奖、女生小合唱《赶海的小花》获声乐类一等奖,蔡洪亮、王玥、宋春香因而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3年东港市中小学生“中国梦”绘画比赛中我校学生隋鑫瑜、郑卫国的作品获一等奖,崔耀文、孙晓宇、于福正的作品获二等奖,吴显梅等十人的作品获三等奖等。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是离高标准还有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我们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少年宫机制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除每周定期开展活动外,争取寒暑假部分班级正常开班,努力把我校少年宫建设成为全市示范基地。
2.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广泛学习先进县(区)学校的成功经验,把我校少年宫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3. 由于乡村少年宫活动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艺术类师资配备不足,我们将拓展师资渠道,积极争取教育局、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从退休老师、校外特长人员中聘请一些艺术、科技工作者,争取他们在人力上的支持和配合,充实少年宫辅导员队伍。
4.完善“乡村少年宫”的硬件建设,自我加压,自求发展。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措资金,改建、扩建“乡村少年宫”,同时争取上级资金为各个活动室添置更加充足的活动器材,使其硬件建设达到较高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继续发挥我校的优势,努力创造条件,使我校少年宫开展的项目逐渐增多,规模和气势逐渐壮大,切实满足农村少年儿童课外业余生活的需求,让农村少年儿童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实现快乐学习,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