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指导之九: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我/我们):
1、亲切、真实、可信
2、便于直接叙事抒情
3、便于描写心理活动
第二人称(你/你们):
1、亲切、自然
2、更便于抒情
3、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第三人称(她/他/它/(们)):
1、叙事自由灵活,不受时空限制
2、叙述的事件可以更复杂,人物可以更多
3、但缺乏亲切自然的感觉
例文1
唤醒生命
邻居爱好旅游,常利用闲暇开着自己的车子四处游历。前不久,池又进行了一次长途旅行,驾着他的帕萨特远赴两千多公里外的西藏。
进入高原腹地,穿越冻土带、道路两旁连成活的草木都少见。有的只是冰天雪地和不时刮起的狂风。路上不见一辆车,打开车里的收音机,收听不到任何节目。
正在行进中,不料,车子却出了故障。他赶忙查了一下,竟然没找到原因。他想起以前听别人谈到过,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过往车辆,请别的司机帮忙修理或者拖着坏了的车子离开。
只有等待,他一直等了三天。糟糕的是,三天里没有任何车辆经过,甚至连一个人影都没发现。那是怎样一个世界啊,死一般地沉寂、空旷。他准备的食物和水已所剩无几,他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险恶。如果,等不到过往的车辆或能够帮助他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又过了两天,—场雪已将他的帕萨特覆盖。他又冷又饿,食物已完全用尽了。
迷迷糊糊中,蜷缩在车内的他被一种声音惊醒。爬出车来,他看见车顶上站着一只不知名的小鸟。那只鸟不停地发出纤弱的鸣叫。刹时,他涌出泪水一一这是五天来,他第一次听到来自生命的声音!
他伸出手,轻轻捉住那只鸟,将它放进相对暖和的车厢中。他开始打起精神,试着努力自救。他反复检查车子,终于发现了故障原因,是化油器回油管堵塞。车修好了,开车向前行驶了四十多公里,终于驶抵一牧民聚居区。只是,那只惊醒他的鸟儿在途中死去了。
•
这个经历,邻居常常谈起。邻居说:“是那只鸟儿求生的叫声,挽救了我的生命。”今天,那只已风干的比拳头还小的鸟儿被邻居当作纪念,保存在他的壁橱里。
但我想说,那只小鸟不曾想到过救人,救他的还是他自己。鸟儿的叫声点燃了他求生的欲望,他的生命因此得到唤醒。被唤醒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力,才能够征服无望的困境和厄运。
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文章用第三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5分)
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
(2分)能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2分)。(意思对即可)
例文2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你了
稻子熟了,妈妈,我来看您了。
妈妈,您在安江,我在长沙,隔得很远很远。我在梦里总是想着您,想着安江这个地方。
人事难料啊,您这样一位习惯了繁华都市的大家闺秀,最后竟会永远留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还记得吗?1957年前,我要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图上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
我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哪!您哪里走得惯乡间的田埂!我总记得,每次都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您才敢走过屋前屋后的田间小道。
对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来说,70岁了,一切还要重新来适应。我从来没有问过您有什么难处,我总以为会有时间的,会有时间的,等我闲一点一定好好地陪陪您……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时候,我还在长沙忙着开会。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国的同行都来了,搞杂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着也得陪大家过这个节啊,只是儿子永远亏欠妈妈您了……其实我知道,那个时候已经是您的最后时刻。我总盼望着妈妈您能多撑两天。谁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赶,可是我还是没能见上妈妈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当时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长,您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有很多事要交代可我怎么就那么糊涂呢!这么多年哪,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试验,少出一天差,坐下来静静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风生,每当我接过一座又一座奖杯,我总是对人说,这辈子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就是妈妈您啊!
无法想象,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一片闭塞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尔根?无法想象,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岁月中,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您的执著和鼓励,我怎么能够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胆识?无法想象,没有您在我的摇篮前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
(此文是农学家袁隆平在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有删节)
请说出选文采用第二人称 “您”
来表达的好处。
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1分),
显得亲切自然(1分),
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1分)。
例文3
银行里的男孩
(美国)菲利普·罗斯
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
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说。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他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
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