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绘就基层生态新画卷
(2025-07-29 23:27:39)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同一座高高擎起的灯塔,穿透现实的层层迷雾,指引我们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征程。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命题,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指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深刻认识,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近年来,随着思想的深入贯彻和持续推进,各地生态项目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曾经光秃荒芜的山岭如今绿意盎然,生态林带层层叠翠;昔日污水横流的沟渠如今清澈见底,鱼儿欢腾,岸边青草茵茵。这些可感可知的生态变迁,不仅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红利。
以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为例。过去,当地依赖石灰岩资源发展矿山和水泥产业,虽带来一时的经济繁荣,却也造成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粉尘弥漫、水体污染,群众怨声载道。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余村果断关停高污染企业,封山育林、整治水体,在生态修复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当地打造一批生态景点,建设生态步道、民宿经济,吸引大量游客;同时引入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高附加值农作物,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几年之间,当地村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村民对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增强。
基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亦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动实践的最前沿。我们深刻体会到,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关键在于“干”字当头、落到实处。一方面,必须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通过组织环保知识讲座、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环保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形式,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与参与度。尤其是在垃圾分类、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等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互动体验、典型示范等手段,构建全民参与、全民知晓的生态文明氛围。
另一方面,要强化生态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制度体系、压实工作责任。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主体职责,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监管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生态红线不触碰、环境底线不突破。同步推进重点领域整治,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小流域综合治理等,让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实效。
在推进基层生态治理的过程中,群众的参与是基础、是关键。要注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建立健全民间环保志愿服务体系,鼓励居民投身植树造林、河道保洁、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实践中。通过制定积分激励机制、设立生态文明模范户等方式,增强群众生态获得感和荣誉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让人人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我们迈向绿色发展的根本遵循。面向未来,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我们将持续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路径,在高质量发展中擦亮绿色底色,绘就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动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