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理则那”?
(2013-12-03 16:11:01)
标签:
文化 |
分类: 瓯风 |
□
平日惯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碰到不甚了了的地方,往往一晃而过,不加推究。对于“理则那”一词,真正引起我关注的是在四年前为江湜的七言古诗《大龙湫》作注解的时候。
《大龙湫》一诗中有这么两句:“更受日光发奇采,忽现五色理则那。”这“理则那”是个生僻词,是非注解不可的。可是查了《辞海》和《辞源》,都找不到这个词条和它的解释。于是我就跑到温州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在找到张永苏先生时,我告诉他来意后,他一面介绍有关资料让我自己去查找,一面从互联网上为我查找这个词条。我先翻了宋词二十多卷目录,查不到这个词条。再翻了《宋诗全集》(共57卷)二十多卷的目录,仍一无所获。这时,张先生过来和我说,已经找到这个词条,我就跟他去看网上的资料。有关“理则那”的资料很多。我因初次接触电脑,看起来很吃力,就请他把几篇有代表性的内容摘录下来,让我带回去慢慢地琢磨。为节省篇幅,摘录如下:
韩愈《石鼓歌》:“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梅尧臣《樊推官劝予止酒》:“取乐反得病,卫生理则那!”
郭沫若《汐夕过汨罗江感怀》:“楚犹有三户,怀石理则那!”
此外,我还零星摘录了“野兽逃命理则那”、“为祥理则那”、“刻舟求剑理则那”、“打铁为船理则那”等句,以为参证。
经反复琢磨,我感到以上所有“理则那”,都含有“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之意。再联系“理则学”即是通称的逻辑学,“理则”应就是逻辑的意思。而所附的“那”字,一般读作“挪”,即是“奈何”的意思。从而可知,“理则那”就是“逻辑的奈何”,也就是说,“理则那”,是一个对那些超越逻辑性的奇特的事物和举动发出的惊叹词,其基本含义是“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但又不能直接用“不可思议”或“无可奈何”四字去解析所有句子中的“理则那”。在具体解释“理则那”这个词语时,只要不背离“不可思议”和“无可奈何”这个基本含义,应该允许用词的变通性。因之,我在注解《大龙湫》中的“更受日光发奇采,忽现五色理则那。”句中的“理则那”一词时,就用了“奇景或奇观”五字(见线装书局《历代名人话雁荡·诗词卷》)。
前天,我从网上查看“理则那”这个词条,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在谷歌上竟有两百四十多万条!于是我揣想,近年出版的《汉语大词典》总该已收进这个词条吧。但经电话询问张永苏先生,答案却是否定的。
因注解《大龙湫》中的“理则那”一词,接触了一些资料,觉得这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她既受到历史上的韩愈、郭沫若等人的青睐,也为一般文士所钟情。这么一个重量级的词语,竟被辞书所抛弃,实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