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峡—重庆纪游——10   奉节白帝城(上)

(2015-07-04 18:58:04)
标签:

旅游

乘游轮玩三峡

古夔州

奉节白帝城

分类: 游记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这就是我们的游轮停靠的古夔州——奉节县宝塔坪镇,也就是白帝城所在地了。

    此地堪称我国地名和级别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周朝时此地为巴属夔子国,春秋时为庸、巴之鱼邑,战国时楚国在此置扞关,西汉时曾在此设鱼复县,王莽时期公孙述据蜀称帝,改鱼复为白帝城。三国时刘备兵败彝陵后在此托孤,改名为永安。晋设三巴校尉,梁、隋为信州,唐初更名夔州,贞观23年为推崇诸葛亮改为奉节县,但县城西迁,而此地也降级成了镇。

    应该记住的是,1938-41年间,日军的飞机轰炸奉节十四次,使千年古城沦为一片废墟。

       自2002年起,三峡蓄水,古城的永安宫、依斗门、开济门以及部分城墙等迁建于此,并在原址复建了地标性建筑耀夔塔。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我们经新建的码头电动扶梯上岸后,路经迁建的原大南们——依斗门,城砖都是旧的,按照

 原来的位置编号保持了原位。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从依斗门前的小广场上车,坐了十来分钟大巴后到达了白帝城景区。一进景区大门,便是一座长长的风雨廊桥。白帝城原本是一座临水的小山,如今水位上涨,原来的山头部分便变成了孤岛,但所幸的是,基本还是原装的古迹。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廊桥和景区小岛的左边是草堂湖,原来只是一条流入长江的小河,如今水涨后连片成了湖,据说当年河边原有杜甫居于夔州时的寓所,故名。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从廊桥上看白帝城山顶。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走过廊桥,左边就是忠义广场,眼前是一尊高大的诸葛像塑像,身后是祝允明书写的小楷前后出师表的石碑。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旁边有一幅导游图,大致标明了各个游览景点的位置。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穿过广场继续沿着水边绕岛而行,到岛的南端,就可以看到夔门了。先留一张影吧,以防后面没这样的机会。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再往前就该开始登山了,山路旁有一座现代派杜甫塑像,一幅风雨萧瑟、傲岸倔强的样子。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大约上了六七十级台阶,便是一个接近山顶的观景平台,旁边有题了“夔门”二大字的石头,是观看夔门最佳的地点。因为人太多,我只挤到旁边拍了一张风景照。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待到人略少些,老媪也给我拍了一张夔门留影。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小憩之后集合齐了人数,要穿过这个山洞门上去。洞门两边的对联是“西控巴渝收万壑,东

  连荆楚压群山。”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沿小路从侧面向庙门走,又要过一个小过门,也有对联为“天立孤根堆滟滪,地开三峡锁瞿塘。”横批只“瞿唐”二篆字。滟滪堆原乃瞿塘峡中也是三峡中流第一巨石,为航运安全于1958年冬炸除,现在这块巨石部分存放在重庆的三峡博物馆中,而滟滪二字,也几乎再无他用了。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再行十余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其上所书“白帝城”三字,是郭沫若临终前最后的遗墨。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白帝庙正门。两边有门联“万国衣冠拜冕旒僭号称尊岂容公孙跃马,三分割据纡筹策托孤寄命赖有诸葛卧龙。    民国丙寅岁(1926年)春三月  眉山黄元藻撰并书”。据记载,公孙述称帝12年,后被刘秀手下大司马吴汉所灭。其后蜀人念及他统治巴蜀期间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便在汉代白帝城南稍低之小山上修白帝庙以示纪念。明正德七年,四川巡抚林俊以"子阳井底之蛙耳"为据,毁公孙述像,在白帝庙内改祀曾入蜀劝阻公孙述称帝的汉将马援,并祀土神、江神,改白帝庙为“三功祠”。明嘉靖十二年,巡抚朱延立和按察司副史张俭,鉴于三国时蜀主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庙内改祀刘备、诸葛亮,并塑立雕像,改三功祠为"义正祠"。嘉靖三十六年,巡抚段锦复又在庙内添加关羽、张飞像,取"明君良臣"之意,改义正祠为"明良殿"。从此便奠定了白帝庙内祀刘先帝的格局。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雄赳赳,气昂昂,年过七十不算老,白帝庙前来一张。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进庙门左手是一对白鹤展翅起飞的雕塑,石碑上写道:“白鹤出井     话说白帝城有一井,井水甘甜清冽,泡茶不仅清香四溢,片片清茶直立杯中,犹如群鹤展翅一天。”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门内右边是一座白龙腾飞的雕塑。相传公孙述见此地易守难攻,便加固城池、蓄势待发,后以城内井中有白雾升腾,视为‘白龙献瑞’,使借此自称“白帝”而改城名为白帝城。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山门里面是堂门,也就是过厅、门厅吧。两边有范曾书写的对联“溯水入夔门有千层浪过繁星闪烁萧森地,乘霞辞白帝欣万壑风随海日流辉壮阔天。”曾有人评议,此联用词结句颇不严谨,似有做作卖弄之嫌也。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进了堂门就是正殿——明良殿,取明主良臣之意,两侧的隶书对联为:“明君得良臣引四海英雄竞归西蜀,故垒留遗恨看千秋成败都付东流。”时间不多,未来得及看何人所书。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殿内正中为刘备之像,上方的横匾“羽葆神风”为“咸丰壬子榖旦   知夔州府事思成敬立”。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大殿内右边为诸葛亮塑像。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左边当然是关张二人。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大殿前的院子右边是文臣厅。左边的武将厅大致对称,我就不再发了。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主殿西边有武侯祠,略显简陋的塑像上面题有“伯仲伊吕”四字。伊吕,分别指辅佐商汤的伊尹和辅佐周文王的吕尚(即姜太公),后泛指忠智超人的辅弼重臣。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再旁边是托孤堂。两边对联上联为:“鼎峙力薄连营策短幸尚有良臣堪托付”,下联“三顾恩深两表忠义叹出师未捷身先亡”。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堂里是刘备托孤的场景群塑:刘备扶病坐与病榻,让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瑾给诸葛亮叩头,旁边还有老将赵云和张飞之子张苞等许多臣僚。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托孤堂前是一片开敞的庭院,导游让大家在此稍事休息。

 

三峡—重庆纪游——10 <wbr> <wbr> <wbr>奉节白帝城(上)

    院子西部是观星亭,对联用了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亭子旁可以瞭望长江上游一带的景色。

                                                                                           201563 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