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阳翁媪
太阳翁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467
  • 关注人气:1,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2012-06-28 05:37:48)
标签:

龙城系列

照片游记

龙山石窟

童子寺遗址

古燃灯塔

旅游

分类: 游记

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游完天龙山返程途中,在“龙山石窟”路标指示下开车北行约20分钟,到达龙山石窟风景区。这是开车游览此景区的唯一道路。

    位于太原市西南二十余公里处的龙山亦为吕梁山支脉,前连悬瓮山,西接天龙山,北对太山、蒙山。龙山主峰极顶,有丘处机弟子、元初大道人宋德芳主持重建的昊天观,观址东侧,有石窟八洞,为国内仅存的元代道教石窟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石窟西北数里外,还有一处重要的古迹——童子寺遗址,也包括在龙山景区内。

    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是观云亭,兀立东边突出的一个小山头上,此处经常云雾缭绕,颇有点世外仙气,亦乃居高远望之佳所也。(题图)

 

    景区内有一块绿地,可以休息。我们在此吃了简单的午餐。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外孙嘟嘟特别喜欢大木头做的跷跷板。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残破的古老砂石山门侵蚀厉害,只剩下基座了,这是东边的一半。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山门旁边的一块六面柱的石头上刻有童子、公和四个大字和“童子寺、大禅师惠定、不受俗绊、慕少林之风”等小字,应该是童子寺遗物吧?。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山门里是新修建的太原作协创作基地,题匾是赵国柱写的“龙山书院”,大门两边对联为唐玄奘句:“金川千点绿,汾水一涤清。” 院内匾额为“观云阁”,对联为:“倾怀且尽登临趣,赢得人间半日闲”,两付对联有点意思。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北边的昊天观殿宇正在重建。两边的两棵千年古树足以帮人们准确地定位。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再往北走数十步,一棵古树旁边有下山步道,有台阶可以直下山谷——丁香沟。这是另一条游览龙山石窟的路,但要走四五里台阶山路。站在树边的平台上也可以远眺。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复前行百余步,就到达了龙山石窟。从窟前平台瞭望,可以看到左前方的晋阳湖、白色尖尖的祥云桥塔。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石窟外面没有标明名称,有的窟内有说明牌。这一处窟外的石头上还保留了部分精美的浮雕。元代以前,此处已有两个小石窟;现存的主要是元代大道人宋德芳主持开凿的。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三天大法师龛,佛头还在,但砂岩风化剥蚀严重。这一组石窟确实都是道教文化。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石窟也有三层楼房啊。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铭牌上写着上为虚皇龛,中为三清龛,下位卧如龛。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玄门列祖洞,外室原有的青龙白虎早已被盗。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列祖洞中间三尊石像、左右各两尊石像,可惜全都没头了。

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龛顶的图案依然异常清晰精美。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元代披云子自赞龛,也没头了。记得纯阳宫假山上,有半截披云真人碑。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按照路标粗略的指示,从石窟上方的小路向西北走可以到童子寺遗址,可是小路荒芜,树枝遮蔽,渺无人迹。我让他们在原地休息,我一个人快步而去。小路弯弯曲曲,依稀还留有凿修过的痕迹。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见了右边沟底的遗址。山坳里有一座劈掉一边的小山头,该就是童子寺遗址。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小路左边有一处林木稀疏,能看见来时的公路,就是没法标记。

   还要再走一里多才能走近遗址。特别是下坡时,原来开凿有台阶,都风化得很严重,非常难下,必须手脚并用。幸好老媪没来,不然是下不去的。

    小路还经过了有数十平方米的煤炭露头处,因为着急,没有拍照。

    遗址近旁有几眼古旧的窑洞,可能是童子寺的附属建筑吧?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从遗址的侧后面看,风景不错。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从侧面看遗址的全景。右边是燃灯古塔,左边残留的部分石块砌的厚墙说明,此处原来有一个非常高大的殿堂!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童子寺前的北齐燃灯塔,高约三米多,平面呈六角形,塔身半空,造型古朴,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古老的一座石质燃灯塔,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燃灯佛是早于释迦牟尼的佛祖,因为在他出生时,身边一片光亮如燃灯,这就是这座石塔取名的原因。座下刻有六力士。塔身中空,在圆形的灯座上有个六角形灯室,灯室东西两面开门,顶部透空,燃灯烟火由这里排除。灯室外壁刻有装饰物,图形似龙,因遭受剧烈风化,不易辨别,但其中有两尊佛像还可以看出来。它在古代建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童子寺大殿毁坏严重,有近十位民工在清理现场,估计修复将是非常难的。童子寺为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僧宏礼禅师创建,相传有二童子藏于此山隐修,见山石俨似世尊,遂镌佛像,因名童子寺。另一种唐代记载为:“昔冀州礼禅师来此山住,忽见五色光明云从地上空而遍照。其光明云中有四童子坐青莲座游戏,响动大地,岩嗽颓落。岸上崩处,有弥陀佛像出现。三晋尽来致礼,多有灵异。禅师具录,申送请建寺。遂造此寺,因本瑞号为童子寺,敬以镌造弥陀佛像,颜容颐(),皓玉端丽。趺坐之体高十七丈(约57米),阔百尺。观音、大势至各十二丈”。北齐文宣帝高洋曾多次登寺。金天辅元年(1117)寺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1522) 重建。      本世纪三十年代再次毁于帝国主义分子的掠夺和破坏,从而使这座历史名刹成为一座废墟。当年武则天御赐两件大袈裟,一件给蒙山大佛,另一件就是给这里的大佛的。从现场看,当时的大佛和大阁一定比这山头还高。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细看半山上的石头,还有许许多多小的佛像呢。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此地地势南北西三面环山,呈簸箕状,寺庙遗址大体上坐西朝东,因为在山里转了半天,也有点糊涂了;日头在顶,也不好分辨。我是从遗址东南面来的,另一边也有土路,不知是通往何处?后来听有两个游客说走平些的路绕了一个半小时才回来,不知是否那么走的?

    我一个人跑了半个多小时,怕老媪他们着急,打手机又不通,只好匆匆而归。回程要爬高至少二三十层楼高,小路峭陡,很累。只拍了离童子寺最近、也是保存最好的一段小路。龙城系列游记:龙山石窟和童子寺遗址

 

    开车回程时从车右边看到北面的大沟,似乎是风峪沟,还看见一个小村落很像店头村。不知确切否?

                                                             20126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