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日交恶 谁的责任?

(2013-08-15 08:30:05)

  今天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也是日本“终战纪念日”,昨天官房长官呼吁国民配合政府举办的追悼仪式,在各自的岗位为二战时期日本的死难者默哀,笔者在日本的大学学习和执教20年,从未遇过如此呼吁,突显了安倍独特的“战争观”,而他将在今天的纪念仪式,发表怎样的致词,也备受国内外舆论关注,希望不要为已经跌入谷底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日前,日本「言论NPO」与英文《中国日报》共同实施的民调结果显示,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的好感度降至2005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新低,相反回答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受访者达90.1%;回答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受访者达92.8%。这次民调结果显示中日两国国民的感情对立升至新高,也是自从1972年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最为恶劣的情况。

   中日交恶,最主要的原因是领土争端与「历史认识问题」。日本受访者中有5成回答是因為岛屿争端,接下来是因為中国批评日本的历史问题以及中国为了确保能源资源採取的行动。中国受访者有7成以上认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在侵略历史上没有反省和道歉。

  两国交恶,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习惯性地把责任推给对方,同时缺乏自我反省。以钓鱼岛纷争为例,中方批日本石原慎太郎的“购岛案”及后来日本政府的“国有化”是挑起钓鱼岛纷争的罪魁祸首,而目前日本坚持“不存在领土争议”及“搁置争议的共识”则是目前无法打开僵局的症结。

 另一方面,日本则批是中方率先“改变了现状”,早在1992年中国通过的海洋法就已将钓鱼岛纳入自己的范围,而渔政船早在2008128日已经驶进钓鱼岛12海里,而目前中国强势地进出钓鱼岛12海里作“常态化巡逻”则是目前僵局的所在。

  中日各说各话,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中,除了政府的政策、摆出的姿态、人民的思考与判断能力之外,媒体的操作也应负重要责任。

  日本电视对中国的反日游行与破坏行为不断重复地播放,造成了日本国民在对中国整体理解上的偏颇。不过,日本毕竟是一个媒体开放、报道自由受到保障的民主国家,国民有机会选择不同的媒体所提供的资讯与角度,有助於对事物的判断,这反映在这次民调中,认为中日之间避免不了战事的日本人仅佔1/4,中国则过半认为“必有一战”。有趣的是,认為日本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中日关系的日本人仅占25.4%,相比之下中国人则有84.5%认为中国媒体的报道客观公正。

 中国媒体在钓鱼岛冲突的报道上,尤其是去年最紧张的时期,被批经常使用煽情的用语,甚至用在标题上,如「日本再度挑衅」,如此一来有效地带动了人民反日情绪的高涨。

 在两岸三地,香港与台湾的媒体与市民都关心钓鱼岛与历史问题,大陆也称「钓鱼岛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不过在保钓历史上一直是站在第一线的港台社会的仇日情绪并不高,这与港台媒体较为客观的报道应有一定关系。

   中日交恶,究竟是谁的责任?有多少人能平心静气地来思考?有多少人能理性地分析并自我反省呢?

〈作者:林泉忠。原文精簡版刊登于香港《明報》20138月12日,原题是:中日交惡與媒體責任

-----------------------------------------------------------------------------------------

欢迎永久收藏作者凤凰网博客地址
林泉忠 博客 http://blog.ifeng.com/1305287.html

欢迎来到作者的微博,与作者交流。
林泉忠 新浪微博 http://www.weibo.com/linquanzhongvip (歡迎加加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