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推杆练习 |
分类: 看图学高尔夫 |
上次谈到推杆既不是推也不是敲,结果反响热烈,热烈得出乎我的意料。结合博友们提出的观点和意见,本来想马上写续篇,可是每每对着屏幕,却久久不能成文。

推杆的姿势应该比挥杆还要五花八门,个性化的东西比较多,个人感觉的东西比较多。有天赋的人可以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完全颠覆理论和传统的方式,完成漂亮的一推。比如上个世纪雄霸高坛40多年的桑姆史立德,他的门球式推杆(现在已被禁止)和横骑式推杆,从现代的角度看应该是非常离奇的,但是他靠这个推杆赢得了无数比赛(参考宅女老师的《戴夫匹兹的推杆圣经》)。所以,要看完整的推杆指导,还是去看看专业的书籍。所以,我用两天的时间认认真真地读了宅女老师的博客,希望能给自己一点启发。
既然开了头,你说了推杆既不是推也不是敲,总得告诉大家你认为推杆是什么吧。所以今天就硬着头皮谈谈“我”的感受,强调一下,只是我的感受,不会是标准或者教科书的。
维清兄在评论中说:“敲完全用手的力量,推用肩膀的力量。”这个观点我是比较同意的。看看下面两张图:
上面那张图手腕的折合非常明显,这是用手打球的。戴夫称它为The
Wrist Stroke(腕推法),曾经有PGA的选手使用过,不过后来改邪归正,并建议大家不要使用这种方法。
下面这张图是固定了手腕,用肩膀的转动跟随杆头的钟摆通过击球区。戴夫称它为The
Pure Pendulum
Stroke(钟摆推杆),认为这种推杆是最简单易学并且稳定性和重复性最好的。
然后我接着看宅女老师的博客,看看戴夫说的这种“简单易学”的推杆是如何练就的?我看到戴夫开始动用他的秘密武器,包括:节拍器(练习节奏),Elk's
Key(练习肩线平行于瞄准线),3英尺长的轻质的棒(练习肩膀垂直转动),激光瞄准仪(练习瞄准),推杆轨道和路径器(练习挥杆路径),用铝片制成的教师推杆夹和职业推杆夹(练习甜点触球),长得像笔筒一样(估计宅女老师也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没有翻译)的Tru-Putt(保持杆面角),推杆围栏(纠正击球杆面转动),高架瞄准线和推杆秆子(室外练习杆面方正),真理板(保持杆面角),一面墙(保持头不动),一个门框(防止胯部转动),平衡板(训练保持下盘稳定的肌肉),钟摆板(保持手腕不动),橡胶圈做的便携式洞杯(提高手感)。
我想,如果你真的想把自己的推杆水平提高到一个职业选手的水平,最好按照《推杆圣经》一步一步地练下去,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不知道老詹是不是按照这个套路练出来的,因为我知道老詹对动作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正好,今天打开微博,老詹把他最近在加县打球的推杆视频放上来了,我建议大家去看看。我截了几张图:

土豆西红柿,老船长,哈哈老爹都认为:推是上杆短送杆长,敲是上杆长送杆短。这句话在实践中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如果我们用戴夫所说的“腕推法”,也可以作出上杆短而送杆长的推杆,是不是也叫“推”呢?所以,上一送二,只是正确推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阿什卡咖啡馆馆主说:其实就是合适的钟摆恰好路过那里。老邓说:要尊重和利用杆头在摆动所产生的惯性。这二位的见解让我心悦诚服。我想说的推杆不是推不是敲,而是他们二位说的“利用杆头惯性““恰好路过那里”。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即是手腕有些折,或者有其他一些瑕疵,我想对付国内那些不太快的果岭已经绰绰有余了。
还有,就是有没有比戴夫所说的更简单直观地练习方法,让我们没有那么多道具的人能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练习推杆呢?
我下次再找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后一篇:不推不敲谈推杆(3)-握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