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漫谈】挥杆的一贯性和大脑的一贯性

(2014-04-04 14:39:45)
标签:

高尔夫

练习场

体育

分类: 高尔夫漫谈
在练习场你可能听到好多教练讲:想保持挥杆的一贯性,就要通过反复练习,让肌肉记住挥杆轨迹。这句话听起来挺有道理,可事实上能做得到吗这?答案是否定的。这不是我给大家高涨的练习热情泼凉水,而是专家们的结论。

几年前,老虎伍兹的母校-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美国最权威的神经科学杂志《神经元》(Neuron)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一个人无论怎样练习都不可能保持挥杆的一贯性。理由是挥杆受大脑的作用远比受肌肉的影响要大得多,换句话讲就是同样的动作即使你练了几千几万遍,如果每次大脑计划得不一样,它就会发出的不同的指令,让你有不同的挥杆。


【高尔夫漫谈】挥杆的一贯性和大脑的一贯性


很多人在打球的时候,如果和练习的时候不一样,就会认为是挥杆动作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可是这个研究团队指出:这不是挥杆动作出了问题,而是你的大脑每次树立不同的计划,从而发出不同的指令造成的。

从美巡欧巡等顶尖赛事的直播中,我们也经常看到,那些顶尖选手的失误和好球,其实单纯从挥杆动作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如果做更详细地挥杆视频分析的话,只是在触球瞬间杆头的角度有很细微的差别而已,动作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业余球友当中,也经常会看到,有的人成绩老提高不了,就想改动作,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今天早上看到一篇转载的文章,说联想的柳传志董事长准备通过改动作,打败四通的段永基董事长。当然,我不太关心两位老总的PK结果,但是柳总那个地位,初学高尔夫的时候应该不是自学,应该也是通过教练教的,到了现在这把年纪去改动作,我并不看好效果。我倒认为如果适当增加一些下场教学,增加处理现场困境的经验,提高短切和推杆的水平,成果可能会更大一些。

成绩的提高,和动作是否规范当然有关联,但这绝对不是决定性的。更重要的是训练大脑的一贯性。而训练大脑的一贯性,我个人认为就是要通过更多的下场次数,积累比赛的经验,在不同的环境下让大脑能根据以往的经验,树立正确的计划,下达正确的指令。

下场最大的忌讳,就是怀疑自己的挥杆动作,把自己弄的疑神疑鬼,这样只能招来崩溃。坚信自己的动作,不急躁不信邪,才能打出舒舒服服、痛痛快快的高尔夫球来。
【高尔夫漫谈】挥杆的一贯性和大脑的一贯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