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救治指南23——运动才能防止“运动猝死”
(2013-10-27 15:49:12)分类: 预防与救治系列 |
一个学生在体育测验时突然猝死,这是所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然而,这恰恰在我们面前发生了。有人建议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学校因此不敢让孩子们今有体育锻炼。在这里我相对大家说,这些孩子心脏没有问题;你们越不让他们运动,出现猝死的情况就越多。
平时坚持运动的人和不运动的人在做同一体育活动时,身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常运动的人常常会感觉肌肉劳累,身体出汗,休息一会儿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运动了。而平时不运动的人在还没有出现肌肉劳累感觉,还没有出汗之前,首先会感觉到“嗓子已经开始冒烟儿了”。
为什么我们的“嗓子眼”会“冒烟儿”,或者我们运动后会拼命地“喘气”?这是因为我们在运动时,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高度代谢状态,他们需要更多的氧气、更多的糖才能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适应这样的“高度代谢状态”。
承担运送氧气和糖的是我们的“循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驱动器就是心脏。换言之,心脏的功能如何,直接决定我们的运动耐力如何。反之,你要想达到“强的运动耐力,你必须有一颗能够适应的心脏”。老年人,心脏病人可能上楼都困难,再严重些走路、下地都不能自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心脏功能衰退的结果,他们的表现就是“活动后气喘”。
另外,心脏送出去的血液中含有的氧气来自于我们的肺,肺的呼吸能力也对运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肺功能足够好,我们就体会不到缺少氧气的感觉,只能感觉到劳累和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