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与救治指南23——运动才能防止“运动猝死”

(2013-10-27 15:49:12)
分类: 预防与救治系列

一个学生在体育测验时突然猝死,这是所有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然而,这恰恰在我们面前发生了。有人建议学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学校因此不敢让孩子们今有体育锻炼。在这里我相对大家说,这些孩子心脏没有问题;你们越不让他们运动,出现猝死的情况就越多。

平时坚持运动的人和不运动的人在做同一体育活动时,身体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常运动的人常常会感觉肌肉劳累,身体出汗,休息一会儿后就可以继续进行运动了。而平时不运动的人在还没有出现肌肉劳累感觉,还没有出汗之前,首先会感觉到“嗓子已经开始冒烟儿了”。

为什么我们的“嗓子眼”会“冒烟儿”,或者我们运动后会拼命地“喘气”?这是因为我们在运动时,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处于高度代谢状态,他们需要更多的氧气、更多的糖才能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适应这样的“高度代谢状态”。

承担运送氧气和糖的是我们的“循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驱动器就是心脏。换言之,心脏的功能如何,直接决定我们的运动耐力如何。反之,你要想达到“强的运动耐力,你必须有一颗能够适应的心脏”。老年人,心脏病人可能上楼都困难,再严重些走路、下地都不能自理。这就是因为他们的心脏功能衰退的结果,他们的表现就是“活动后气喘”。

另外,心脏送出去的血液中含有的氧气来自于我们的肺,肺的呼吸能力也对运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的肺功能足够好,我们就体会不到缺少氧气的感觉,只能感觉到劳累和出汗。

    其实,有意识地锻炼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我们四肢肌肉的力量,也可增加我们用于呼吸的肌肉的力量,使肺活量增加。同时,心脏在长时间有意识的锻炼中其肌肉也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射血能力的增强。经常锻炼的人的心脏由于肌肉力量较强,每一次可以射出更多的血液,所以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心率)就会较低。这种情况可以使心脏自身得到有效地休息,同时可以使心脏的营养时间延长,有利于心脏健康。医学研究就发现,运动员的平均心率比普通人可以低1020/分,就是这样的原因。

    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平时运动的人,四肢肌肉、呼吸肌肉和心脏肌肉都在进行适应性的锻炼,能够满足一定的运动负荷。平时不锻炼的人,其肌肉无法满足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如果这些人被迫参加活动,最常出现的现象是肌肉“抽筋(强制性收缩)”,如果这种“抽筋”发生在心脏,后果将是什么?我们的学生平时缺少适应性锻炼,但是,他们不得不为了“成绩”参加某种运动,特别是强度较大的中长跑。

    要想杜绝和减少运动中的猝死,不是给孩子们进行体检,更不是让他们远离运动,恰恰是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