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预防与救治系列15——“吃饱”与“吃好”

(2013-05-05 20:24:04)
分类: 预防与救治系列

酒足饭饱是什么样子?在我们脑海中,一定是一个大胖子,挺着肚子,手里拿着牙签剔着牙,还不时地打着饱嗝。这时他常常说:“吃好了,吃好了……”。

他是吃好了吗?很可能吃多了。

“吃好”的定义是我们的进食量和营养物质恰恰能够满足机体生长发育或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供应。

人们对进食的需求来源于两个刺激:其一是来自胃的刺激,其二是血液中糖的含量的刺激。当胃内没有食物时,我们会感觉到胃“空空的”。这时,我们将会产生吃东西的欲望。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我们也会感觉到身体能量的不足,出现饥饿、出汗、心慌等症状,这也提示你需要进食了。

   人们常说的“吃饱往往是指把胃“填满”了,也就是把食物“填到胃里了”。吃了什么营养物质,营养是否均衡在这里并没有体现。有时我们进食的物质并没有营养,例如在困难时期,很多人吃野菜、树皮。这些物质只能把肚子(胃)填满,根本无法解决营养问题,以至于很多人营养不良。今天出现的问题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因为我们添进肚子里面的都是“大鱼大肉”,具有高热量、高营养。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吃的过饱。一桌酒席,4道凉菜、6道热菜,我们每一个菜吃一口,你需要的能量就基本满足了。但我们吃得要多得多,这对身体反倒是有害的,因为不能消耗掉的营养物质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蓄积。外表看是产生了“将军肚”、“体型变坏了”,实质上你所有器官中的脂肪含量都在增加,同时还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进一步产生冠心病、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危险。

    因此,我们在吃饭或聚餐时,进食的量应当控制。我无法向大家准确说明每次都算应该吃多少,但可以用我们的感觉来控制自己的饮食:即进食到我们感到“不觉得饿了(饱涨的80%)”就足够了,也就是刚刚觉得吃饱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