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胎儿的 “呼吸”和“进食”
胎儿也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也要“吃、喝”。在母体的羊水里面漂浮着的胎儿是怎么实现呼吸和进食来保证我们细胞及个体生存的哪?
在人体中央,有一个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存在的“小坑”,这就是“肚脐”。只是在近几年,时尚女孩子才把它作为“艺术品”展示出来,出现了“露脐装”,有人还在肚脐上套上了金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肚脐”,尽管我们可能忽视它,或根本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事实上,这里曾经是我们作为胎儿摄取氧气、食物以及排出废物的门户。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因为那时侯,我们还没有能力从外界取得氧气和食物,也不可能出来排泄。就是这条通过“脐”连着的一条里面包有血管的带子,成为我们与母亲联系的地方,是我们与母亲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脐带的一侧是胎儿,另外一侧通过一个大盘子一样的结构连接到母亲的子宫底部。这个大盘子就是“胎盘”。
在子宫里,随着胎儿的长大,胎盘也随着同步增长。胎盘就是胎儿用于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吸取营养后,通过脐带传送给胎儿。在胎盘中,母亲的血液与胎儿血液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通过这样的方法,胎儿从母体得到了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胎儿代谢产生的废物传给母亲。此时我们是不是能够理解了为什么在怀孕期间的女人食量非常大,因为她一个人从自然界摄取食物,要供两个人的生存和成长,特别是一个迅速成长的胎儿的营养供应。也就是说,我们在胎儿时,是母亲帮助我们吃饭、呼吸和排除废物的。当胎儿出生后,我们开始自己呼吸和进食,脐带和胎盘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所以,孩子一出生,医生就会把脐带剪断。脐带的残端在3~7天后会自行闭合、脱落,留下的“小坑”这就是我们的“肚脐”。
六、初涉人世:分娩——第一次独立宣言
经过十个月的孕育,胎儿终于离开母体来到尘世。孩子的第一个人生宣言是啼哭,好像表达了对母体的眷恋,也像对新世界的恐惧。但是,这是所有人唯一的一次“孩子哭了,妈妈笑了”。因为这次的啼哭标志着一个真正意义生命的开始,一个活生生的,自己呼吸空气的生命的开始。从胎儿到婴儿的这个变化是一个质变:从水中到空气中,从恒温、有压力的母体到变温、没有压力的自然界;从由母体经脐带供应养料,到靠肺呼吸和消化道进食提供营养。所有这些,都是胎儿转变为婴儿的一大跨步,尽管这一步的距离并不长,是由十几厘米远。然而,这也是所有人类生命的最具有意义的必经之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