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饼

(2022-04-15 09:57:32)

每个时代的儿童娱乐皆有特点,我们那时代的特点是朴实无华、亲近自然、释放天性、酣畅尽兴。而且大多数项目既有趣味性,还有益身体成长。其中有的可算是游戏,有的甚至超出游戏,可视为小伙伴们的群体活动。

篇幅关系,仅举几则具有那个时代特征、又能体现地方风情(靖江特色)的例子,以飨自己,及怀念快乐的童年时光。

1.抛窑

原来不知是该写为“抛摇”,还是“抛窑”?现在总算弄清,还是拋窑,有依据,无理由。

最早我是在泰兴外婆(村)庄上学会的,那边称“抛窑”为“嗖打儿”,是小孩子们玩的最热门的游戏。

半截砖上斜搁一块整砖,搭个台;工具是一个银圆或铜钱。至少两人以上一起玩,有比赛性质。

游戏规则:玩伴(选手)轮流上阵,姆指食指捏住铜角子,手腕下压,用巧劲将将其笃在砖台斜面上,随即借力滚向出去。比的是谁的铜钱滚得远,或最接近于事先划定的终点线。

稍高级的玩法,还增加一个程序:“吃”。即用自己的铜钱掷向下一家的,如能碰到,则称为“响脆”;如能叠上,则是“驮儿”。所赢得的彩头是不一样的。而“赌资”就是口袋中的年货零食,糖果花生蚕豆等。春节期间,我们整日玩这游戏,乐此不疲。

回到靖江后,发现所用工具没泰兴高档,由铜板、洋钱(银圆),降为了铁饼。此铁饼非奥运项目中所用之铁饼,而是通用厂(或缝纫机厂)加工某种机械部件用冲床冲下来的废料,或者在车床上特地加工出来的,直径和厚度均超过银圆。

2.笃墩子

以铁饼为工具的娱乐,还有:“笃墩子”。是当时男孩中最为普及的娱乐之一,在靖江的流行程度,大大超过抛窑。

靖江话中“笃”字,有摔、砸、敲、掼等含义。游戏工具除铁饼外,每人还必须备有大量铅(铁)皮片,既作工具,又是“赌资”。这铅皮的来源,是“通用机械厂”(或其它工厂也有?)加工某种零件后的废料——薄薄的圆形铁皮。

笃墩子的基本玩法:在一块砖上“告”(摆放的意思)上各人的赌资,一定距离处划一根(红)线,玩者轮流用手中铁饼“笃”向砖台上一摞铅皮,谁击落地上的归谁,比谁击落的多,即是赢家。

这游戏比的是准头,有点象古代的“投壶”。一时想不起来,现代体育竞技中有无类似项目。

3.其它铁饼类游戏

还有从笃墩子派生出来的其它铁饼类游戏,比如,“吃驮儿响脆”:两人或三人共玩,用铁饼互相追逐撞击,即抛窑的后续半段。

“进城”:在地上用砖块划一个回字格子,其中小格为城门,比谁能将铁饼准确投入其中,其他人还可用铁饼将先进城者的铁饼撞出来。

“huàn线”:huàn(音译),老岸方言扔、抛的意思。玩法是划一条线,人站在一定距离外将铁饼扔过去,比谁的更近线,压线最佳。后扔的可将前面人的铁饼撞开。

铁饼玩法多多,因此成了我们随身必备之物,平时书包里也会藏着两三个。另外还随带着砂皮纸,用于铁饼的加工、保养。不时用砂皮纸将铁饼打磨得锃亮如镜,光滑如新。不仅为了美观,更为了使其在地面滑行时磨擦力更小、滑起来更远更顺溜。

这类游戏的共同点,都属锻炼投掷准头的。

铁饼类游戏,玩起来方便,不拘场地,院子里、街头巷尾、路边空地皆可。如能带点彩头(赌资),更具刺激。

我在同伴中玩铁饼类游戏可算“高手”,曾赢了两铁皮盒子的铅皮,藏在床下。我家下放农村搬家时,发现那些“战利品”因潮湿而锈蚀得一塌糊涂,遂全部扔进了垃圾堆,从此永远告别了这类游戏,再也没把玩过铁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双城记》
后一篇:中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