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午睡

(2022-04-09 08:37:58)

悠闲的生活越来越规律,每天午饭后中觉瘾就上来了,眼晴发朦,人倦怠困顿,躺下后入睡很快,而且这一觉比夜觉睡得还深沉踏实。按中国传统时辰计法,此时正是午时,因此是标准的午睡。靖江方言,则说成“睏中觉(老岸话读gào)”。

说来我前半辈子没认真睡过午觉,尤其童年少年时期。印象中,一般到了夏天,大人们才午睡,而我们则无此习惯。尤其在家,从未午睡过。吃过中饭,乘大人休息,悄悄溜出去玩了。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或走街窜巷各处游逛,或套知了打麻雀,或约三五小伙伴寻个僻静河湾洗冷水澡。

不过上学期间没这么自由。记得上幼儿园时就开设有午睡课,那时条件简陋,将教室里上课的矮矮的长方桌拼在一起,搭成一大统铺,小朋友们就睡在这“铺”上。两人一个小被窝,男女生是混杂组合的。老师和保育员看管着,我们不敢乱说乱动,但大多数人是睡不着的,为了表现好,便使劲闭上双眼。其实越用力越不可能入睡,有时眼睛悄悄睁开一条缝,偷看老师。奇怪的是,往往硬熬到要下课时,却忽然来了瞌睡,于是铃响一响,个个懵懵懂懂地爬出被窝。

上到小学有了正式的午睡课,学生们都是伏在课桌上睡,一般是班主任老师坐在讲台前,边批作业边看(kn)着,还配备了个小值日生协助管理。

我“有幸”经常当值日生,手握老师的教棒,踮着脚在教室内巡查,督促同学们睡觉。任务还蛮艰巨的,因为许多人不好好睡,有的趴在桌上挤眉弄眼,有的捂着嘴巴转前转后说悄悄话,甚至有胆大的用纸团、橡皮块、铅笔头掷同学。当然是乘老师不在教室时,才敢出来兴风作浪。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铃响,教室里立即开了锅般沸腾起来。那些特别活跃的,是根本没午睡。当然也有睡着了的,被铃声吓醒时,一付憨憨的样子。有的同学脸上挂着被手臂硌出的红红的印迹,搞笑的是有的课桌上还流了一滩谗(涎)沬。

初中就不谈了。高中、大学期间都不设正式的午睡课,午休时间一般在宿舍度过。老实说,我也从没午睡,因为自小没养成习惯,这段时间总是躺在床上看书。

直至参加工作,几十年间仍不午睡。到不是什么“上进”、“积极”,而自认为觉少。那些时间都用于看书报杂志,或干些有用没用的事。

有几年与国际接轨,实行“夏时制”,下午3点后才上班,午休时间显得特别漫长,更显得枯燥而无聊,我也是稀里糊涂不知怎么度过的。

话说这“夏时制”实施了几年,也是不明不白了结的。原本吹得那么好,多么科学合理,却不料既没如愿节省到许多金钱和资源,而是打乱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午睡到3点多,下午半天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可见,盲目跟风,得不偿失。

如今老了,我却养成了午睡习惯,且生物钟特别准。每天睏忽中觉,精神来得个爽。这也是对年轻时大量“欠觉”的弥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工
后一篇:本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