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故宫日历(2013)山水有清音》

(2012-09-10 11:44:19)
标签:

竹山

故宫

清音

日历

山水

杂谈

写在前面

 

    博物馆越来越珍视作为自身无形资产的藏品图像,自然可以理解,但这与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享有确实有一个两相平衡的问题。大部头的精品画册故宫出了很多,但不论是否质价相符,仅看价格,实在远离公众。而事实上,普及性图像类出版物的市场需求又确实存在。这也是那些以翻印见长的美术出版社之所以亦步亦趋、紧随其后的原因所在。前段时间所见翻印故宫藏品大系绘画编的一个系列画册,价格看上去可以接受,但图像质量、色调偏差,却让人难以接受(尽管大系中部分图片的质量也由于种种原因差强人意)。在这里,我无意讨论版权、行业惯例和职业道德的问题,只是觉得,故宫自己为什么不做(或者已经做了,但是不是足够)?

某社翻印自故宫藏品大系绘画卷的画册图像清晰度和色调准确性虽差但毕竟价格上更容易接受
 
    在我看来,《故宫日历》不只是日历,也是一个小小的藏品图集。开本虽小,但每日一图、三百多页的容量,甚至不亚于一本画册。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使它成为一个让大众靠近的窗口?而且,尽管六十多块的定价可能仍有许多人不能接受,但毕竟作为礼品的企业定制占了绝大多数,这让日历有机会走近更多不大会自费购买的普通大众。或许,某一个生活在三线城市、终日被教辅读物和网络游戏包围着的孩子,就是通过转发一条企业微博的抽奖或者家人购物的附赠,得到一本《故宫日历》,进入了一个本来遥不可及的古代艺术宝库。这种影响可能会是一辈子。

    因此,有这样一个机会参与其中,我们乐在其中。
 
关于图像编排与选择


    关于图片的编排方式,最简单稳妥的办法是按照时代流派排序,这也是藏品图录的一般做法。但是,既然大部头的画册已经如此,那么日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读物和藏品图录的补充,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不同?于是,十二个月分为三个单元:笔墨寻源、诗意栖居、仙境凡间;其下又以月为单位,既有对山水题材的追根溯源,也有云山墨戏、界画楼台之类的专题展现;而各个星期,也尽量各有侧重,并在每周日以山水题材绘画之外但又主题相关的文玩器物等藏品作为新一周开始的标志,也是两周之间的间隔。

 

多数月份以器物置于每周日。尽管仍以绘画为主,但跳出丹青借由器物看山水,也别有意趣 

 

高凤翰自画像轴,从名称看是一件单纯的人物画作,但其理想化的环境描写恰恰符合九月楼阁仙山主题


    选图过程中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便捷的数据索引,这使得我们只能依据对藏品的大体了解和印象在已有出版物中挨个儿翻找。而当我在网络上寻找《游子吟》书法进而看到台北故宫藏品标引项目的细致入微,实在是羡慕嫉妒恨啊。好在,这样的数据标引工作,故宫已经在做。以后的编辑者不必如此费力了。

http://s7/middle/4bce418dgc5f8ac16d956&690

水图卷中各幅,除残缺失名的半幅之外均为横长形画面,为了尽可能清晰地展现,只有切割为纵长画面


    至于藏品选取,尽管不能尽除个人偏好,但有一个原则来把控:图像常见的名作,重点展示细节,《千里江山图》甚至占尽整个十月;不甚知名但各有特色或者主题相关性强的藏品,也不轻视,明代医生王履的写生佳作《华山图册》、清代篆刻高手黄易的纪游“影集”《嵩洛访碑图册》,都是个中翘楚。只有这样,即使是百万藏品中的沧海一粟,这三百多图也能在一个主题下尽可能全面、均衡。而在“山水有清音”的主题之下,跳出界外,也可视为今年的特色。藏品并不限于山水画,《洛神赋图》中的边边角角、《夜宴图》里的围屏图障、远古的水波纹彩陶、唐代的道家法器五岳纹镜……,尽收其中。

 

关于图像质量

 

    图像质量,这个读图者最关心的因素,也在可能的范围里,尽可能提高。由于图像管理的要求,对于那些需要局部特写的藏品,我们并不能直接获取原图。《千里江山图》是故宫资料信息中心的同仁按照我们在缩略图上选取的局部,一张一张不厌其烦地从原图上准确切割而来的。有些同时存在不同时代拍摄图片的藏品,我们也尽量选择最清晰的数字图片。只有少量由于临时调整或者确定较晚的藏品,在出书时限和图片申请程序的双重压力下,只好退而求其次,从大画幅的印刷品上直接扫描。但可以保证的是,尽管如此,这本日历中的绝大多数图像,质量依然远远好于多数普及型出版物,有的甚至好于大型画册。当然,由于开本的限制,再清晰也只能是窥豹一斑了。

《千里江山图》选择了近年制作的数字图像,质量远好于采用多年前光学摄影图片的其
他出版物。而贯穿整个十月的二十多个局部画面,或许也是2013年故宫日历的最大亮点

 

关于文字

 

    尽管《故宫日历》无论如何都只是一种以时效性、实用性为主的小型出版物,但我们还是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件能够让人通过图像一窥故宫藏品的装饰物、消耗品,而是也能有一些文字作为补充,使人观赏之余,亦有所“读”。


    于是,除了与每月主题相应的篇章页,除了与诗意画相配的古诗,对部分藏品涉及的背景、典故等也只作了简要介绍。当然,螺蛳壳里作道场,在开本有限的前提下,为保证图片尽可能大,文字也只能点到为止。兰亭修禊、香山九老、雪夜访普、吹箫引凤……希望那些简短的介绍能够将大家带回关于传统的记忆。

 

 

 
 
藏品所配的少量说明文字,多不是藏品本身的解说,而是作为题材背景的典故
 
关于LOGO 
 
    尽管每年日历的主题不一定与生肖直接相关,但生肖LOGO还是需要的。只是蛇年的图像资源本身很少,不外乎人形的生肖俑、画像石中人身蛇尾的女娲伏羲嫦娥或者龟蛇纠缠的玄武,青铜纹饰之中则龙蛇难辨、以螭为多,实在不好选择。
草图一 根据玄武纹画的盘蛇太过简单而且去掉了龟总觉得少点儿什么

    人形的本来很好,有故事、有寓意,有的还可模拟出“蛇”的古字“它”来,但很难与其它生肖图案统一,确实是个问题。于是选则了根据玄武纹设计的一个造型但当时就觉得有些长,放进封面一看更是如此,所以还是得换。
草图二 人形的本来很好 有故事 有寓意但很难与其它生肖统一于是选了中间根据玄武纹杜撰的一个

    最终确定的LOGO,原型是流失美国的一件西周蛇形青铜饰件。这件东西除了头部有双眼双角等简单刻画之外,身体并无纹饰,很适合作LOGO。只可惜平面的烫金很难表现蛇身上的斑驳、明暗和灰度变化,因此只能再行加工。
原型是流失美国的一件西周蛇形青铜饰件

    为此,我们减少了蛇身长度,增加了纹饰。或许缩小之后纹饰会漫灭不清,但可能正好能够实现纹饰斑驳的目的,当然也不一定,只有等样本出来才知道了。
http://s15/middle/4bce418dg7a3277c34dce&690目前确定的LOGO根据青铜器绘制但考虑到烫金效果减少了蛇身长度 增加了纹饰

本想口吐灵芝 但吕胜中设计的1989蛇年邮票已经用过就不要雷同了

豌豆黄儿相册里来自十二生肖图谱的龙纹,真是很像
后来才发现,这也是日历最初所选的十二生肖中的蛇


 
十二个月
http://s11/middle/4bce418dgc5f860a04bfa&690
一月-山川肇始:从魏晋到隋唐,山水逐渐由人物故事画的附属装饰走向独立成篇的表现题材
二月-法古摹贤:临摹是中国画最传统的承袭方式,本月选取北宋郭熙和元四家的原作与后人临仿
三月-搜尽奇峰:无论王履华山册的写实,还是梅清黄山轴的夸张,都是在师法造化、搜尽奇峰
四月-智者乐水:古人画水,不但留下丹青妙墨,也留下无尽传奇
五月-云山墨戏:山水画从工匠再现自然,走向文人关照内心的墨戏,且看米友仁、董香光、龚半千
六月-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本月选取马和之诗经图卷、石涛陶渊明诗册等典型诗意画
七月-林间寄兴:高隐幽居,或是临流唱咏,都体现了古代文人进退踌躇的隐逸之梦
八月-卧游展卷:画屏图障、笔山石榻,都是古人与山水相亲的生活意象
九月-楼阁仙山:从夏永的细笔楼台,到袁江、袁耀的海上三山,都是理想与现实交叠的梦境
十月-江山千里:《千里江山图》,是王希孟空前绝后的青绿巨作,也是宋徽宗被惊破的千秋大梦
十一月-渔樵行旅:渔樵、耕织、牧放、行旅,记录百姓劳作的艰辛,也寄托画人观者的情思
十二月-四时山川:故宫藏品中描绘四季的卷轴册页之多之美,让人实难取舍。或许某年可以再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